您当前所在位置是: 企业文化 > 文学天地
文学天地

棉花绵,忆入梦

发布日期:2017-10-26     信息来源: 黄陵分公司     作者:     浏览数:4626    分享到:

       不知道大家记忆中小时候的生长环境是怎样的景象,是被高楼大厦所笼罩的繁华都市,还是一条条古镇中间夹杂着河流的穿梭,亦或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望不到天际。
       我小时候的生长环境则属于没有山没有水的关中平原。对于农业县来说,那个年代棉花属于最主要的农作物之一,或许至今还有很多人没有见到过棉花,没有触摸过它的纤维。在没有见过玫瑰花的年纪,棉花确实属于我小时候见过最美的花,说花其实它属于锦葵科棉属植物的种子纤维,那白花花的棉花地是深秋唯一可见的繁华,它洁白、纯粹、更象征着温暖。而如今农作物已被各种果树所替代,那片景象只能保留在记忆中。
       我的老爸属于地地道道的农民,最开始还是一介书生,且各项成绩优异,一直很努力的老爸高考成绩却以三分之差落榜,爷爷奶奶对爸爸说砸锅卖铁都要供养他上学。而面对当时那个年代兄弟姊妹又多,爸爸毅然决然选择放弃学业,不再复读,全力以赴干起苦力赚钱供养其他几个兄弟上学,替年迈的父母分担家庭重任。那个年代唯一的经济来源则靠种植棉花以及收购棉花来获取。
       或许在别人眼中被更新替换掉的农作物并无任何回忆的价值,因为太过平庸,之所以被取代也是经济发展的必要趋势。而我更留恋那密密匝匝的棉花地,可能因为它给予我的人生意义非同小可,又或是包含了我对小时候经历一种惦念。
       直到我记事起,依然可见阡陌纵横的棉花地,看着满地红红黄黄的棉花花朵,却出现很多棉铃虫,老爸着急上火睡不着觉吃不下饭,没日没夜的顺着一颗颗棉花花蕊搜寻棉铃虫。看着老爸寝食难安,年幼的我和姐姐在还没有棉花树高的年纪,也积极加入抓虫子的队伍当中。对于第一次接触那肥嘟嘟,毛茸茸的棉铃虫,简直毛骨悚然,但是只要能让父母不再为虫子的事困扰,强忍着内心的胆怯,瑟瑟发抖的小手抓起一个个虫子。倘若不清理干净,棉铃虫可是棉桃的致命杀手,最终无法成形棉桃导致收成下降。爸爸讲在那个人力物力匮乏的年代只能一步一个脚印,只有埋头苦干才会见证深秋密密麻麻白如雪的收成。待到秋收,三五成群的采棉人,她们一个个如袋鼠妈妈喂养自己兜里的孩子,腰间捆绑一只大袋子,将每朵棉花拾起。在那丰硕的季节依稀可以听到采棉婶婶那爽朗的笑。
       记忆最深当然还是经常听到奶奶对我们这些孩子讲,爸爸那时候或许年轻气盛,种植的棉花采摘结束后,从来不会闲着,为了赚取更多的钱养家糊口,做起小本生意,通过收购棉花随及转入棉花厂卖掉赚取中间差价。有时会连夜赶路,二八自行车成了当时的交通工具,其后捆绑两百斤左右的棉花包,一辆稳固性很差,全靠体力支撑掌握平衡,全身力气给予两脚之间发力。一次因为赶夜路,在快到家的沟壑旁,被迎面而来的车辆大灯强光照射,导致行驶路线瞬间一片茫然掉入五六米深的水渠,腿部受伤后躺在床上痛苦难耐。为了给父母减轻苦力,为了兄弟们安心就学一直在拼的路上。到现在问起爸爸的拉棉花的经历,他依然还是那句回答:为了家人……值!
       之所以惦念,是因为经历,之所以经历过,才会更加珍惜。而后十年期间,每每和父母回到村子,望着那片黄土地已被各种果树覆盖,那片白已消失的无影无踪,哪怕一颗都再也难寻。回忆的画面仿佛在倒带,一阵风和着泥土的芬芳吹过来,我们就这样笑着。

上一篇:最美故乡情 下一篇:金秋十月里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