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是: 企业文化 > 文学天地
文学天地

让文明成为一种习惯 ———礼让行人与老人脱帽致敬

发布日期:2017-09-22     信息来源: 铜川分公司     作者:     浏览数:4154    分享到:

       一大早,电脑屏幕上就弹出一则新闻和视频,标题为“汽车礼让行人,老人脱帽致敬”,说的是福建莆田90后车主吴爱萍女士发现一位80多岁的老人要过马路,行动迟缓,就主动停车,礼让行人,让老人先过马路,谁知老人竟感动的脱帽致敬,吴女士颇受感动,就随手将行车记录仪上的视频画面发到了网上,此视频随即火了起来,招致各大媒体的采访和报道。老人是一位离退休干部,在过斑马线时看到汽车主动给自己停让,想说声“谢谢”,又怕司机在车内听不到,于是就采用鞠躬脱帽致敬的方式向司机表达感恩感谢之情,以平衡自己的内心。老人在网上被称为“最美老人”,而莆田交警支队则给驾驶员吴爱萍颁发“全民随手拍”特别奖暨“文明交通最美驾驶人”荣誉证书,呼吁广大驾驶员遵守交通规则,主动礼让斑马线,争当文明司机,为创城贡献一份力量,吴爱萍女士也郑重的给老人回了鞠躬礼。大量网友跟帖进行评论,赞美老人的举动和司机的行为,但也有个别网友说“老人矫情礼多,像个日本人......”等不和谐的声音。而我则认为,无论老人还是吴爱萍女士,他们的行为都值得赞美,他们是在传播正能量,是自觉弘扬文明的一种行为,彰显了一种人文素养和人性的光辉。
       我们中国人多、车多、道路拥挤,尽管有交通规则约束着司机与行人,但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交通乱象,比如“中国式过马路”,行人不看红绿灯,三五成群结成一队则即可过马路;有些司机不顾行人的生命安全,遇到行人不减速,缺少人文意识和人性关怀。对于斑马线,大家更熟悉,在红绿灯路口、学校路口、行人密集的地段,都会见到斑马线。在道路交通中,斑马线被称为生命线。然而有相当一部分司机缺乏文明与安全意识,不把斑马线当成一回事。明明斑马线上有行人在走,但个别驾驶员不能做到提前减速;明明红灯亮了,却常常有车轮压在斑马线上,而导致行人无法畅通。我也有切身的体会,当行人绿灯亮起的时候,短短的几十秒时间,要从马路一端横穿过去,本不是难事,但偏偏就有拐弯的车辆,一辆接一辆没有间隙地从你面前穿过,根本没有礼让行人的意思,我站在斑马线的正中间,无可奈何,直到对面的红灯又亮了起来,我仍在马路中间,直向行驶的车辆又开始在身前身后呼啸而过,感觉极其不安全。当时我就想,我是一个健全的成年人,尚且如此过马路!那么此时此刻,要是一名儿童、老人、孕妇或是一名残疾人呢?还有一次是在火车站,火车站出口人多车多,大城市的公交车像是巨无霸,谁都不敢惹,过马路的行人走在路中间,经常会受到来往公交车的夹击,我们一家三口,直挺挺的站在正中间,一动不敢动,汗毛都竖起来了,两面的大公交车擦身而过,好险呢,想想真是后怕,公交车挂人事件还少吗?人与车同行,从安全的角度看,不管出于何种原因,生命都应该受到头等尊重!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七条明确规定:机动车辆行径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时,应停车让行。机动车行经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时,遇行人横过马路,应当避让。国家从法律的角度倡导文明交通,摒弃违法陋习,要求司机礼让斑马线!近期,上街突然发现马路斑马线两端站了几名交警,有名交警还拿着相机在拍照,一打听,才知道是在巡查,查看抓拍机动车辆是否礼让斑马线,是否礼让行人!并采用一定的经济处罚措施。说真的,交通确实是一个城市文明的窗口,经过一段时间的维护倡导和宣传,近期汽车主动礼让行人的现象明显增加,行人也开始主动自觉有意识按规则去过斑马线。
       交警巡逻检查,这当然是维护交通秩序的一种方式,但这并不是人们向往的方式。汽车礼让行人,老人脱帽致敬,之所以会有这么大的反响,是人们心向往之,也正说明它还不是一种常态化,社会才会大力宣传与弘扬。我希望它就像是一颗文明的种子,在大众心里生根发芽,滋润生长。当大家都心存感恩感激之心,当大家都按规则办事、按礼节办事,从小事做起,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让文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那么社会文明就会油然而生,在自觉自愿的行为里,让文明成为一种习惯,让习惯成为一种自然,这大概就是真正的社会进步! 真正的社会的文明吧!

上一篇:蓑衣记 下一篇:辉煌中国,圆梦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