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是: 企业文化 > 文学天地
文学天地

连吴京都这么“拼”你还有理由不“拼”吗 ——《战狼2》观后感

发布日期:2017-08-09     信息来源: 铜川分公司     作者:     浏览数:3557    分享到:

       好久没进电影院了,心血来潮,观看了吴京执导主演的电影《战狼2》。看完电影,热血沸腾,正能量爆棚,满腔爱国主义情怀,于是,不由得想写些文字,来抒发一下自己的感想。
       当时是电影上映第二天,我推测票房要冲破20亿。也有人预测,可能要达到40亿,这个数字很振奋人心,但在我看来这一切,对拼了命拍电影的吴京来说都是实至名归。
       《战狼2》作为一部主旋律电影,讲的是因故被开除军籍的特种兵冷峰,只身来到非洲寻找爱人龙小云,谁知碰到当地叛乱,冷峰不忘自己军人的职责,只身犯陷,全力展开救援华侨的故事。整部电影全程无尿点,节奏紧凑,打斗激烈,看完电影,我最强烈的感受如果只用一个字概括,那就是“拼”。作为导演吴京投资“拼”、选场地“拼”;作为演员,吴京演戏“拼”、打斗“拼”!
       首先说作为导演的吴京,要拍电影,首先要有经费。由于不被看好,总投资的1.5亿中,有8000万是吴京将自己的别墅抵押贷的款。吴京押上了自己的全部身家,我想他敢于这样做,就是源于他对电影的认真态度。由于认真,他拼上全力要把电影的每一个细节都做到最好。《战狼2》的原型是2015年的也门撤侨事件。当时中国海军直接派出2艘054A护卫舰,开进也门亚丁港。在港口外枪炮轰鸣中,中国海军冒险入港全部撤出华侨。根据这一事件,吴京依然选择在动荡的非洲实景拍摄,他的野心让他把目光瞄向了世界,同时也需要他有更大的魄力,还有更强的执行力。回忆《战狼》的拍摄时,吴京说,第一天拍戏晕倒5个,第二天晕倒3个,还是真正的士兵,后来都是按照最高价邀请群演,等到《战狼2》,吴京直接带组跑到非洲,跟狮子拍戏,深入贫民窟,遭遇一连串意外。连吴京自己都感慨,敢拍《战狼2》的,都是电影“疯子”。是啊,战乱中的非洲贫民窟就好像我们国内乱搭乱建的简易棚,而最让人震撼的是到处都是暴乱,稍不留神就擦枪走火,那里的居民对战乱习惯的已经麻木。电影中有一个场景,吴京开着车在贫民窟中拼命疾驰。后面的敌人死咬住紧追不舍,猛烈的炮火及撞击让他们命悬一线,在巧妙的击败敌人之后,吴京他们的车一下子翻倒到死人堆里,画面上那些死掉的非洲人一个一个摞了一大堆,在嗡嗡作响,密密麻麻的苍蝇群里,吴京奋力推开车门,艰难地爬上了死人堆……画面上的苍蝇,如同就在身边。让我几乎恶心的想呕吐。如果没有“拼”的态度,这样真实的镜头能拍下来吗?
       其次就是作为演员的吴京,在拍戏过程中更是“拼”到家。一开始水下打斗的一分多钟的戏。为了把打斗场面演绎得更逼真,更形象。据说吴京在水里泡了13个小时,连吃盒饭都是在水里完成。动作电影的灵魂就是打斗。观众要看的就是精湛的武术设计,不含任何水分的硬功夫。这一点吴京真的没有让观众失望,每一个动作他都细细揣摩,反复练习,直到呈现出最完美的视觉效果。电影中最精彩的打斗场面,就是最后老爹与冷峰的巅峰对决,据说拍摄过程中,吴京真的让对方踢他的头,几次下来,终于让这组动作一气呵成,流畅自然。说到这儿,我想起了刚刚上映完大获成功的《摔跤吧,爸爸》,也是同样精彩的摔跤动作,不做修饰,没有特效,有的只是演员对动作的精益求精,对力量的完美释放,观众一点儿也不傻,一部电影道底认不认真,演员到底拼不拼,票房和口碑是最公正的裁判者。
       电影的最后,吴京胳膊上迎风招展的红旗,护照上的文字,相信每个观影人看到这儿都会热泪盈眶。身为中国人,祖国的日渐强大让我们没有理由不感到自豪和骄傲。是啊!只有有了“拼”的精神,吴京的电影才能大获成功!
       作为一个运销人,我们也在“拼”。在资源短缺、煤质波动的情况下,奋力“追赶超越”,我们实现了产销平衡,努力完成了各项任务指标,没有“拼”的精神,就不可能实现这一切。要实现自己的梦想,要达到自己的小目标,还有什么理由不“拼”呢?

上一篇:新言 新貌 下一篇:观《建军大业》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