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是: 企业文化 > 文学天地
文学天地

怀恋母校

发布日期:2015-11-09     信息来源: 蒲白分公司     作者:     浏览数:2262    分享到:

       韩城市西庄中学是我的母校,那是一所校风正、学风浓、教风好的乡镇中学。2001年到2004年,我在那里度过了三年美好的中学岁月,那里有我的初恋,有我的恩师,有我最初对人生的思考,有我激扬奋进的高三生活。
       我的初恋很青涩,犹如尚未成熟的青苹果。我喜欢的女子叫阳,我们是从同一所初中升入西庄中学的。在我的记忆里,她明眸皓齿,笑靥如花,一袭长发束着皮筋飘在肩后,穿着明黄色的运动衫,搭着浅蓝色牛仔裤,一双白色球鞋,端着饭盒走过饭堂前的广场时,回眸一笑,倾国倾城。那时年少懵懂的我,经常会陶醉在这诗一样的美景中不能自拔。在好友的怂恿下,我写了人生第一封情书,随后又让好友帮忙把她从教室叫出来,鼓起勇气面对面的表白。她拒绝的直接而又干脆,我的心就成了风中飘落的黄叶,沉寂了很久。在后来的文理分科中,她选了理工,我选了文史,于是她的样子便永久的留在了我的青春记忆里。
       我的恩师,是高三的班主任程老师。他是教历史的,年富力强学识广博诙谐幽默而又待人和善。在生活上,他是我的兄长,给予我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鼓励我们战胜困难,帮助我不断成长,使我的高三生活充满阳光。印象最深的那次,我重感冒输液三天,都是在程老师的宿舍挂的吊瓶,而且是他帮我垫付的药费,使我能够安心复习备考。在教学上,他想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同学们认识问题的水平。他会让同学们组成课外小组,通过专题研究的形式探索总结各种感兴趣的历史问题,培养同学们自主学习总结、应用实践的能力,并在这一过程中养成自我管理、做事情有始有终的好习惯。在讲授鸦片战争一节时,他反复重点说明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并让同学们自由讨论加深理解。待同学们有一定认识的时候,他真正的教诲他的学生,看待问题不要光看表象,更要努力探究其中的根本原因,这样才能认清事情的本质,不断提高自身对社会的认知水平。能在高三遇见一位好老师,是一件很幸运的事。
       我对人生的思考是从一本叫《绞刑架下的报告》的书开始的,那是高一的第二学期,我和一位同学交换阅读时得到一本书。书中的主人公叫伏契克,是二战期间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的中央委员,书中真实记录了主人公被捕后,在狱中和德国法西斯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直至牺牲的感人事迹。书中说“我们用歌声送别那些永远不会再见的同志,我们用歌声欢迎来自东方战线的捷报。我们像人们一向那样欢欣的歌唱,永远的歌唱,生命不息,歌唱不止。”当读到主人公和同志们在严刑拷打后,依然保持乐观的革命精神、团结一致继续同敌人斗争的时候,我年轻的心受到极大的感染。我在想,到底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们不顾性命,顽强斗争?校园外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如果把这种力量用在学习中,我一定能取得不俗的成绩!就这样,我试着用更宽广的角度看待自己,思考人生。
       我的高三生活,忙碌紧张而又充满向往。最紧张的,是一轮又一轮的模拟考试,心情随着成绩的变化而起伏。那是名副其实的题海和书海,课本习题资料摞起来,足以淹没我们奋战高考的身影。最快乐的,是下午课后提着羽毛球拍冲出教室,和老师们去抢场地,然后尽情挥拍,在汗水中释放所有的压力。最激动的,是高考第一天的清晨,在操场放声朗读李白与杜甫的名篇,心里告诉自己:没什么大不了,我可以考的很好!然后满怀豪情的走向考场。那是我全力以赴的一年,是我追求完美的一年,是我最苦最累的一年,也是我成长最多的一年!
       时光荏苒,十五年弹指一挥间,虽然世事变迁,但在母校度过的美好时光,将深深印在我的心上,永难忘怀。

上一篇:学习红军精神 坚决打好生存保卫战 下一篇: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