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天地
共同的困局——有感于《出梁庄记》 之二
发布日期:2015-10-16
信息来源: 蒲白分公司 作者: 浏览数:2158    分享到:
《出梁庄记》读到一半,才感觉到不管是书中的人还是身边的人,我们都处于共同的困局之中。
首先最大的困局是生存。书中写到作者的同村老乡在南阳给人算命,而日子却比其他一块出来的打工者要好一些。这个农村青年做过各种各样的工作,卖服装、下车间、卖卤肉、写对联、开商店、在建筑工地上抡大锤,等等,吃过各种各样的苦。其间,房子被亲戚抵押贷款后又被查封,结婚生小孩,妻子大病住院,自己的身体最终被累垮,不得已走上了算命的路。本来是为了追求现代梦来到城市,结果却在现代化的城市操持起最具传统色彩的职业,而且获得了很大的生存空间,其间的悲欢离合让人不可思议。其实,很多的同龄人也是在打拼的过程中,为了养家糊口,为了抚育子女,为了赡养老人,都在努力的挣钱,其中也会经历各种各样的挫折与困难。俗话说,钱多钱少,都为了挣口饭吃。处在这个城市化快速扩张的时代,有一份稳定的收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成为我们共同的努力目标。
当亲情遭遇金钱时,如何选择,这又是一大困局。书中的兄弟两家,为了争父亲看病期间谁出的钱多,话语不合就大打出手,全然不顾老父亲气得打哆嗦说不出话来。我们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积淀的民族,尊老爱幼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但是在市场经济的剧烈冲击下,许多人更看重金钱,而淡漠了亲情。兄弟之间、婆媳关系、妯娌相处,少有人能和睦友爱,感受更多的是相互间为了推卸赡养责任、争夺遗产等问题,争吵打闹,甚至对簿公堂。虽说是清官难断家务事,但是如果人与人之间只剩了冰冷的金钱关系,下一辈会怎么看,又会怎么做。当我们年老时,凭什么叫孩子们孝顺,就更谈不上传承民族文化、秉承传统美德了。
两千对夫妻只有一对夫妻的孩子跟着父母生活,而且这一对夫妻已经失去了一个儿子。这是作者在青岛走访外来务工者时,得到的真实情况。孩子的教育,已经成为了最普遍的难题,也是而立之年的同龄人在一起必谈的话题。难题之一是由谁来带孩子,由妻子带的话,必然无法上班,会影响家庭收入;由爷爷奶奶带的话,害怕娇惯孩子,而且婆媳关系又不好处理。难题之二是在哪里上学,离父母近的话怕教育质量不行,耽误孩子学习;去大城市挤重点学校的名额,紧跟着就是陪读、租房、借读费等一大堆花钱的事,压力巨大。更不要说孩子是否能适应、孩子与父母的感情疏远等具体问题。总之,孩子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很多家庭的头号难题。
读完全书,我跟着作者看到了自已以后生活中将要面对的种种难题,不由得慨叹人生之难。但是人的成长成熟,人要懂得担当与责任,又离不开困局的磨难。正如网上所说,不念过去,不畏将来,只要胸怀梦想而又脚踏实地,终有一天会迎来一片光明!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