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是: 企业文化 > 文学天地
文学天地

玉华矿山行

发布日期:2015-01-29     信息来源: 铜川分公司     作者:     浏览数:2177    分享到:

—“情系矿山 感恩矿工”下矿体验感受
 
       “井下的原煤到底是怎样采出来的?井下到底是什么样?”“精煤到底是如何洗选出来的?”这样的问题,对于大多数身在矿山一线的工人来说,都比较熟悉,但对于煤炭企业机关管理层、辅助单位,特别是大部分年轻人却又是那么的陌生。平日里,只看见一辆辆汽车拉着煤炭从矿井煤场里扬尘而去,一列列火车满载煤炭长鸣着呼啸而去,这里洒满了矿山工人的辛勤劳动和汗水……这一次,终于有了机会,集团开展的“情系矿山、感恩矿工”主题教育活动,使我们走进了玉华矿山,深入到了井下一线、选煤一线 ,让我们收获很多,感受颇深。
       1月27日早晨7点30分,铜川分公司第三组下井人员共计25人(男15人、女10人),全部集合到位,整齐的坐在大巴车里整装待发,此时天刚麻麻亮,这比平时上班早到半个多钟头,为了少给矿井添麻烦,大家都在家提前用过早餐。车子在行进中,提起下井,大家都有些新奇和兴奋,毕竟对好多人来说都是第一次。车子驶过金锁关,穿越前烈桥,忽然,有人喊“下雪了”,天色灰蒙蒙的,细小的雪花从天空中慢慢飘落下来,这可是盼望已久的雪,难道雪花也为我们前来助兴吗?
       到了玉华矿,在矿井的周到安排下,男女队员全部换过衣服,进行了矿井安全知识培训,按照矿井的要求:男工下井体验,女工到选煤楼、洗煤厂一线现场体验。这多少让女工有些失望和遗憾,盼望已久的下井体验机会就这样错过去了嘛,几个女工叹息道:“还是下井看看去最好……”
       男女兵分两路,且说女工这一组,在矿井销售科、洗煤厂工作人员的带领下,首先来到洗煤厂。洗煤厂煤场院子里空空的,由于前期天气干燥,地上是一层厚厚的浮灰,脚踩下去,“噗”的一声,溅起了浮灰,荡在了裤管上,落在了鞋面上,灰白的一层。洗煤厂万总先概括的介绍了主洗车间、煤泥沉淀、煤泥压滤和烘干车间方位,然后分别进入各个车间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原煤经受煤坑,经转载皮带进入无压三产品重介旋流器,在一定重介密度及离心力的作用下,将原煤分为精煤、中煤、矸石三个产品,各个产品经喷淋漂洗、脱介、脱水等措施,形成最终产品;煤泥水单行处理,经沉淀、压滤、烘干作为副产品进行销售。大家随着讲解人员上上下下,沿着狭窄且沾满黑色煤泥的铁质楼梯,走遍了洗煤厂的角角落落,每一个环节大家都认真听讲,时不时地提出一些不太明白的问题,最终都得到了解答。参观了所有的环节后,大家感慨地说,原来洗煤也有这么多工序,这么繁琐不易,和自己想象的不一样,这下明白了,要是洗煤除了能降灰还能更有效的脱硫,那该多好啊!这确实是目前洗煤行业的一个难题,也是煤炭销售的一大障碍啊!随后,我们又参观了矿井选煤楼,所有人员爬上了六楼,站在六楼高高的平台上,向远处眺望,提煤的主井远远的望去显得并不是那么高大,转载皮带架在半空中,呈一定的角度上扬,宛若一条飞翔的巨龙,升井的原煤便从这里运输到筛分系统,将煤炭筛分为块煤和混煤,块煤经立轮跳汰机洗选,大部分矸石分选出去,进入块煤仓或块煤场;混煤则进入混煤仓或者落地等待装车外运。今天似乎有点儿冷清,铁路上空荡荡的没有一列火车,煤场已堆得较高,也不见拉煤汽车的踪影,我们和矿井人员都感觉压力较大,凛冽的寒风吹着,雪花也飘乱了,在这样的寒冬季节,我们真的遇到了煤市的“寒流”。
       女工组在矿井安全文化室交流着、等待着……,“升井了”,随着一声喊,女工便涌到提升井口,拿着手机对着男工一通乱照,上前嘘寒问暖,男士们都觉得他们受到了英雄般凯旋的礼遇。“怎么样?”“啥感觉?”男工们脸上多了层煤灰,有的略显疲惫,有的兴高采烈。他们的描述几乎是一致的:累!出了一身汗!到工作面太远了!坐下井罐笼约三分钟到达518米深的井下,乘人车约40分钟,然后再走约1500米左右,才能到达目前开采的2405 工作面。一路上,没有路灯或灯光较暗,只有自身背着的自救器灯光闪亮着,在矿井人员的带领下,深一脚浅一脚的走着…… 工作面到了,由于是检修班时间,我们才得以看清综采支架的和割煤机的模样,难以想象,在正常生产时,割煤机轰鸣着,煤尘飞扬着,尽管有洒水除尘装置,据说一米开外很难看清对方的脸。采煤是多么的辛苦和不易啊,我们不胜唏嘘,心生感慨。
       体验之余,我们和矿井人员作了充分的交流,真切地感受到了矿井的艰辛,他们对运销人的热切希望和支持,我们运销人也向矿井表示,一定要立足岗位,拓展销售市场,为矿井服好务,双方携手,共同做好煤炭销售工作,不能辜负广大矿工的热切期望。
       雪,下得更大了,漫天飞舞着,路上不时有车在打滑,我们总算安全驶过玉华峰最高处。望着漫天飞雪,虽然有些冷,大家兴致很高, “可以滑雪了”“下雪了,路封了,汽车没法拉煤了”“天还不够冷,雪还不够大,要我说,下它个三天三夜,公路全封,那时所有的煤都通过铁路运输销售我们大矿的煤,我们的销售情况就会好一些!”听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白居易的诗《卖炭翁》,“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我想,这可真是我们运销人的内心写照!虽然遭遇着煤市的寒流,但有一群这样有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的运销人,大家努力拼搏,共克时艰,我们终归会在寒流中生存、发展,寒流终将会过去,春天也就不远了……我们有信心!运销人有信心!!

上一篇:幸 福 下一篇:也谈“荒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