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是: 企业文化 > 文学天地
文学天地

读《变革中国》一书感想

发布日期:2014-08-06     信息来源: 澄合分公司     作者:     浏览数:2034    分享到:

       中国自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对我来说知之甚少,概念模糊,但自七月份运销集团开展读书月活动以来,我有幸拜读了《变革中国》一书,才对这30多年的惊天巨变有了些许感慨与体会。
      《变革中国》是新制度经济学鼻祖、产权理论的创始人、102岁的诺贝尔经济学家得主科斯讲述的一个有着中国特色的独特故事。在过去30年里,中国从一个市场和企业精神被禁锢而贫困潦倒的国度,成功地转型为一个市场开放、私企盛行的全球经济重镇。改革伊始,中国领导人痛定思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坚守社会主义立场的同时,官方和民间改革并举,共同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它向世人揭示这一切的来龙去脉。展现给了中国走向现代市场经济的曲折险途和波澜历程。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改革过程中的“双轨结构”。  所谓“双规结构”是中国经济成功离不开自下而上的“边缘革命”。这一点与我们看到了历史书本里面没有说到的。在这本书里一共提到了4次“边缘革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个体户、乡镇企业和经济特区。这些确定“产权”的活动,其实苗头都出现在1978年之前,而且各地都已经偷偷摸着石头过河了。偷偷试行的原因太多了,同时也取得许多发展,并且这些偷偷摸着石头过河的举动最终也得到了肯定,为改革开放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接下来是对“地方竞争”的分析得到的体会。对“地方竞争”进行分析,或许有助于理解科斯和王宁想说的中式资本主义的“双轨结构”,尽管作者们并没有刻意强调这一点。“地方竞争”这一概念经张五常的传播而广为人知,大意是说地方政府就好比是税收承包公司,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地方交了中央的之后所得的更多份额可以留给地方,这就促成了地方追求经济增长的激励。所以各地都有追求经济增长的积极性,而一份好看的GDP或也有助于地方行政长官的升迁。尽管很难说经济绩效决定了所有官员的升迁,因为这还同样取决于中国传统中深嵌的人际关系网络以及共产党长期累积的但并不透明的干部培养制度,但地方经济差的官员被提升的机会将大大减少。这样一来,不同地方之间就展开了竞争,从整体上来看,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增长。这在改革初期实际上起到的重大作用不仅仅只是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更多地为当时未知的社会提供了更多地机会。这个竞争在我们今天开来视乎是一个开始,因为在缺乏市场的时代里,大概绝大部分人还不能意识到竞争的重要性。          
       最后,也是收获最大的一点,思想决定一切。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的堡垒经历了一系列的创新与改革。从固守在毛泽东思想下的绝对社会主义体系,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形成的邓小平理论体系以及之后的“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这些思想的变革为我们的社会带来了许多变革。
       在以经济发展为目标的开始后,改革序幕自此拉开。但是要知道,经历了这么长时间的洗礼,在被如此僵固思想统治下的共产党员,要怎样去面对自己过去崇拜了那么就的思想竟然是错误的呢?这个时候邓小平指出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化解疑惑,为大刀破斧的改革铺平了道路,并最终取得了胜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党中央专门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体现了对改革的重视程度,并提出经济发展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时代在发展,我们都在憧憬着中国未来的发展,我坚信,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我国的经济一定会有一个大的的发展。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上一篇:来铜川看长城 下一篇:老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