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交流 | 那时我们正青春——陕煤运销集团2025年“雏鹰计划”培训心得
在铜川市东郊12.5公里的鳌背山里隐藏着一个承载了共和国工业记忆的瑰宝——王石凹煤矿工业遗址公园。王石凹的初秋,阳光依然明媚,山风却带了些许峭厉。我站在刻满王石凹过往成绩的风镐下,仰望着这座沉默的工业巨兽,它曾吞吐过无数个日夜,如今却静默得犹如一座纪念碑。
戴好安全帽,跟随队伍一点点走进黑暗。“大家别害怕,就把它当成电梯。”可是我却觉得时间仿佛凝固了一样,在这部深深扎入地底的电梯里,4分钟漫长的让人忍不住捏紧了衣角。当矿灯的光芒重新出现在眼前时我与王石凹的矿工们站在了一起,硫磺从黑金煤墙中析出,风穿过煤层的缝隙,发出呜咽般的回响,时光的低语将我拉回那个火热的年代。四百米的深处,没有四季更迭,只有永恒的黑暗与潮湿,巷道黑暗逼仄,煤尘弥漫如雾,而矿灯却劈开一隅光明,掘进机一寸寸叩问大地深处,带出自然的馈赠,工作服上的汗渍凝成白色盐霜,粗糙的掌纹里镶嵌上黑金的礼带,安全帽下的眼神却亮如星辰。井下没有太阳,那他们就自己成为太阳。我看向墙上贴着的煤矿工人们澄澈的笑容,仿佛一束光在巷道里生根发芽,开出的花化作了万家灯火,织就了共和国的锦绣画卷。
站在高耸的选煤楼下,远处的白鸽盘旋着落在屋檐上,我隐隐听见铁轨在野花丛中低声呜咽,青绿的藤蔓正一点点地向运煤火车的肋骨上蔓延,潮湿的隧道深处涌出声声的叹息,对于曾经工业巨兽的倒下感到遗憾,我能做的仅仅是对着颓败废弃的矿井按下快门,用一张张照片凝固煤炭最后的尊严,也铭记住煤矿工人的青春岁月。那时他们正青春,他们的青春,是带着矿灯与信念扎入地心的,青年稚嫩的肩膀上扛起新中国工业的脊梁,而如今我们正青春,矿工精神从未因矿井的关闭而湮灭,地下奔涌的黑色火焰也从未熄灭,它只是换了一种燃烧方式,化成了更蓬勃的力量,在新一代陕煤人的血脉里奔腾。此时的我们与六十年前的他们产生了共振,同样的热血,同样的担当,在不同的时空里交相辉映。
《人民日报》曾讲“巾帼不惧烈日,少年笑对骄阳。”雨滴与汗水辉映,脚步与口号共振,在“雏鹰计划”中我们逐渐洗去散漫,炼出纪律,褪去生疏,凝出默契,用铁的纪律告诉我们运销人的第一步,就是站稳。夜晚的煤业宾馆安静祥和,我细细翻阅培训笔记,每一页都记录着满满的收获。从煤炭基础知识到现代物流体系,从客户沟通技巧到数字化转型发展,五天的课程为我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煤炭知识图谱,而比知识更珍贵的,是那种融入血脉的企业精神和责任感。清风拂山岗,铁训映蝶变。雏鹰终将离巢,振翅的勇气与方向已在这五天的雨水中生长。“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强国梦的实现、煤炭转型发展之路的建设,离不开我辈青年人的努力,肩负重任,砥砺前行,陕煤运销青年人将不知疲倦地奔走在路上。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