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是: 企业文化 > 文学天地
文学天地

散文|师恩如灯照亮前行之路

发布日期:2025-05-23     信息来源: 彬长分公司     作者:赵松伟     浏览数:101    分享到:

人生之路,并非总是坦途。我们常常会遇到需要攀登的高山,需要横渡的江河,需要穿越的迷雾,而支撑我们一步步走下去的,除了脚踏实地的努力,更有那无形却磅礴的力量,那就是信心。它,曾是我生命中最深刻的体验,深深烙印在我的记忆深处。

三十年前,我曾有过这样一段经历,让我体会到信心的力量究竟是多么强大。那时的我刚参加工作不久,被分配到单位党群部门跟着陈师傅搞宣传工作。想到以后要和密密麻麻的文字、标点符号打交道,这对于一个从没有接触过文字工作的我就是一项无法完成的难题。一瞬间,我对这项工作失去了信心。陈师傅看到我为难的表情,便笑着给我讲起他的工作经历,传授一些工作经验方法,并主动做我的师傅,面对和蔼可亲的陈师傅,倍感踏实亲切,我便暗自下定决心要跟着他好好学本领。

就这样,在师傅的引导和帮助下,经过半年多的不断学习,我慢慢对文字工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自己也逐渐掌握了一些通讯稿写作方面的技巧和要领。一次,师傅为了检验我的学习成果,让我写一篇公司经营方面的通讯稿,要是能过他这一关,便帮我将稿子投送到矿工报上刊登,听到师傅这么说,我特别兴奋,顿时来了信心。矿工报是局里最权威的内刊,能上矿工报的稿子都是各单位的写作精英。我按照师傅教我的方法,先立标题,然后写开头,写着写着便写不下去了,当时心里纳闷,在写之前还文思泉涌,下笔后脑子却一片空白,心情顿时烦躁起来,甚至有了放弃的念头,刚建立的信心也开始动摇。

不知何时,师傅来到了我身旁,看到我的办公桌上一堆揉成团的废稿纸,问我怎么回事?我把写作中遇到的困惑告诉了他,师傅听后转身取出了他收藏多年的剪贴集,里面都是他从各大报纸上剪裁下来的资料,有新闻消息、人物报道、散文、评论等等。他对我说:“你别写了,先从剪贴集里面找一些类似的通讯稿学习下,然后再结合咱们的情况将内容融进去。”经过师傅点拨,我看了几篇报纸上的通讯稿,重新整理了思路,开始下笔,就这样,我的第一篇“大作”完成了,心情瞬间大好。

我第一时间将写好的稿子交给师傅,他并没有看,而是将稿子递给了我。当时心里纳闷,为啥师傅不看呢?接过师傅递给我的稿子,带着疑问一直坐到下班。第二天上班,我刚擦完办公桌,师傅便走到我跟前说道:“昨天没看你的稿子,是为了给你足够的时间去发现问题,修改错误,好文章是要经过反复打磨才能诞生的,这个过程虽然艰辛,却是必不可少的。”听了师傅的话我恍然大悟,赶紧拿出稿子仔细翻看,里面确实存在用词不准、语句不顺、标点符号错误等问题,我赶紧拿笔进行了一一更正。稿子改好后重新交给师傅,他快速看完,拿起笔在稿子上涂涂改改,不一会儿就将稿子递给我,让我将改好的稿子重新抄一遍,我按照师傅的要求,将稿子工工整整地抄了一遍。第三次交给师傅时,他脸上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没过多久,我写的那篇稿子在公司内刊上发表了,同时被矿工报采用并刊登。当我拿到带着墨香的矿工报时,翻到企业简讯那一版找到自己写的文章,认真看了好几遍,再次确认作者是我的名字时,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悦,让我瞬间变得更加自信坚定。再后来,我通过努力学习,不断实践,写的稿子越来越多,我的名字频繁出现在矿工报上,自己也能在部门独当一面。

转眼几十年过去了,我在文字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一切都离不开我师傅的栽培。每次想起当初跟师傅学习写作的场景,历历在目,终生难忘。是他引导我踏入了写作之路,也是他给了我自信的勇气和动力,更是他教会我不管任何时候,逆境还是顺境,要永不退缩、勇往直前!

上一篇:散文丨窑洞飘香·岁月留痕 下一篇:散文|两江烟雨与榆叶婆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