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销集团蒲白分公司一本“小台账”撬动资金管理“大效能”
“过去只能到月底正式结算才能发现应收账款问题,现在每天打开台账就能清晰地看到客户实时余额情况。”蒲白分公司工作人员周芸的一席话,道出了公司资金管理的新变化。在煤炭市场低迷、客户回款普遍放缓的严峻形势下,运销集团蒲白分公司以“资金动态预警台账”为突破口,将传统记账工具升级为资金风险防控的“利器”,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主动管理的跨越。
该公司打破传统月末结算的滞后模式,建立起“逐日逐批登记、实时动态更新”的立体化台账系统,每日详细记录客户月末结算余额、当日煤炭拉运量、预收货款等核心数据,形成可视化的“客户资金动态模块”。次日,财务人员同步核对银行流水与回款记录、业务报表与拉运数据,确保每一笔资金流向可追溯、可验证,让数据精准反映业务实况,为风险研判奠定坚实基础。
“以前数据分散在多个报表里,现在台账就像一个‘资金仪表盘’,哪家客户余额异常、回款滞后,一目了然。”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管理升级,让资金使用从“模糊记账”转向“精准画像”。
通过系统化整合回款、结算、发运等多维度信息,蒲白分公司构建“监测—预警—反馈”的闭环管理体系:实时检索客户账户余额变动,动态测算月末应收账款风险,一旦触发预警阈值,财务部门立即向业务部门推送异常提示,协助业务提前介入高风险客户沟通,将应收账款坏账风险遏制在萌芽阶段。
“过去是‘问题找上门才解决’,现在是‘主动预判风险点’。”公司财务负责人介绍,台账的“数据大脑”实现了三大核心功能:一眼锁定资金异常客户、一键追溯问题业务链条、一步生成解决方案,让资金管理从“事后救火”转向“事前防火”。
财务人员的记账核对工作依托台账的精准数据,每月底与业务部门、客户账目的三方对账,将季度对账周期压缩至月度,效率提升30%以上。同时,通过建立应收账款账龄明细表,企业能精准识别回款周期异常客户,针对性制定清收策略,高风险欠款客户管理覆盖率达100%。
蒲白分公司以一本“小台账”打通了财务精细化的“最后一公里”,精准把控资金“脉搏”,筑牢发展“根基”,这一创新实践不仅提升了企业风险抵御能力,也推动了财务职能从“核算记录”向“战略支持”的转型,在市场寒冬中积极释放了财务资源,发挥了财务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