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是: 基层单位 > 榆林销售公司
榆林销售公司

深化导师培养制,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

发布日期:2021-06-17     信息来源: 榆林销售公司     作者:张茜     浏览数:1008    分享到:


7.jpg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为加快青年员工成长步伐,榆林销售公司通过完善导师培养相关制度,以“传帮带、压鼓推、周月季”九字法为指引,加强考核与激励,不断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按下“快捷键”。

完善建设制度,为导师培养制有效开展保驾护航

无规矩不成方圆,导师培养制的实施,离不开完善的流程运行体系,榆林销售公司通过严格执行导师培养制相关细则,在公司内部成立考核领导小组,为其有效开展提供组织保障。并严格按照运销集团出台的《“导师培养制”实施办法(试行)》文件,在导师选配方面,通过“一对一”“一对二”的形式,双向选择及组织安排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导师选配。让具有较强业务能力或丰富工作经验的职工担任导师,不仅带能力,还要带思想、带做人,不断形成一级带一级的导师带徒制网络;在确认师徒结对后,通过签订协议的方式,明确师徒责任,形成“量身定制”的年度培养计划,并附有师带徒工作指导纪实,要求师徒每月填写一次,进而确保导师培养制工作有的放矢。

做好“九字”法,为导师培养制的有效开展注入源头活力

在导师培养制的开展过程中,榆林销售有限公司以“ 服务运销发展,促进青年人才进步”为宗旨,确定了导师培养制九字法,即为“传帮带、压鼓推、周月季”。

“传帮带”为培养方法, “传”是基础,即传思想,传技能、传方法。通过引导青年员工学习北移精神、三线精神,不断增强青年员工的使命感、责任感。传授青年员工工作技能、方法等,不断提高其工作素质。“帮”是扶持,即帮助青年员工树立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带”是引领,即带领青年员工动手去实践,不断加强教学成果转化能力和创新创效水平。

“压鼓推”为培养手段,“压”是方向,即压担子,通过设置阶段性学习目标给青年员工压担子。并在每个环节对青年员工的学习成果进行把关、指导验收,不断让其在实际工作中增长才干。 “鼓”是激励,即在遇到困难、停滞不前时,鼓励青年员工持之以恒。“推”是促进,即让青年员工在进步中稳扎稳打的同时,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

“周月季”为培养节点,“周”是交流,即每周与导师进行一次工作思想交流,在交流过程中,要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月”是记录,即每月将学习情况及思想教育情况做一次书面记录;“季”是总结,即将季度学习、思想教育、学习成果及创新情况向导师做一个详细的总结。

考核激励多措并举,为导师培养制的有效开展增添新动力

青年要成才,机制是关键。为使导师培养制落实到位,尽快使学习成果转变为生产力,榆林销售公司在运销集团的统一领导下,制定导师培养制相关量化考核标准及激励措施,不断推动导师培养制的车轮向前迈进。本着从长远发展及充分挖掘每一名青年员工潜力的角度,明确青年员工每季度要达到“三三一”培养目标,即每季度进行3次工作业务学习、3次思想政治教育学习,1次学习成果及创新总结;此外,每季度按照A、B、C、D四个等级对青年员工在学习情况、工作创新成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评价,用以检验导师培养制的开展情况及青年员工成长情况。同时,榆林销售公司通过闭卷考试、答辩提问等方式,对青年员工在工作能力提升方面进行系统考核;并且每年根据导师培养制的培养目标及工作考核结果,评选出优秀师徒,给予师徒表彰和奖励,进而不断激发导师培养制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发挥最大效能。


上一篇:“五条线”绕住端午安康——榆林销售公司端... 下一篇:榆林销售公司“四个一”下好风险防控“先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