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是: 企业文化 > 文学天地
文学天地

嘿,老王

发布日期:2017-10-24     信息来源: 黄陵分公司     作者:     浏览数:4477    分享到:

       小区楼下有个手工月饼摊,过往买这家手工月饼的人总是络绎不绝,老王便是这个月饼摊的摊主。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老王总是带着一脸憨笑,蹬着他的小三轮车在这附近卖手工月饼,这一卖就是四五年。每年中秋,我总要到老王这买点他亲手做的月饼,月饼酥中带饴,饴中带香,口感酥软,甜而不腻,能吃得出他的细心。
       老王年纪六十多了,听口音便知他是地地道道的陕北人,中等身材,浓眉大眼,黝黑健硕的肤色,是个标准的绥德汉子。认识老王到现在,印象中的他仿佛总是穿着一身纯棉老头衫和一双城里难以见到的手工黑布鞋,不曾换过。他每天乐呵呵的骑着三轮车叫卖手工月饼,风里来雨里去,永远精神抖擞,活力满满,是个乐天派。可能也正因为此,岁月似乎忽略了他,没有在他脸上留下什么痕迹,留下的更多的是那一抹温暖的笑。
       老王是个很有趣的老头,对此我深有体会。倘若你叫他王叔、王伯,他不乐意听。只要你叫他老王,他浑身舒坦,他说这样称呼来得亲切。老王这个怪老头不但月饼做的好吃,还有一副好嗓子,熟悉他的人只要碰见他便说:“老王,好久没听你唱的《赶牲灵》了,来一曲嘛!”“没问题,那算个啥嘛,你听着。”说完,老王张口就唱开了。老王只要一开口就刹不住闸,《信天游》《五哥放羊》《走西口》这样的陕北民歌样样在行。他那充满磁性的亮嗓音赢得路人的阵阵叫好和掌声,认识老王的人也多了,他的生意自然也越来越好。
       老王是个很时尚的老头。老王月饼十里街坊公认的好吃,他告诉我,在陕北老王家的月饼是祖传手艺,是非物质遗传手艺,在工商局是有注册商标的,老人每每讲到他的月饼,脸上都挂着自豪和满意的神情。有一天,几个年轻小伙想买几个月饼,一掏兜,现钱不够。小伙无奈道:“老王,不好意思,今天不买了,我没带那么多现钱。”话音刚落,老王麻溜地打开手机:“么事,你要几个都行,额有二维码能扫微信!是你刷我还是我刷你?”年轻小伙吃惊的望着这位年过半百的老人,只见老王很刷刷几下就完成了操作。年轻小伙子乐了,我在一旁也乐了,齐齐称赞老王“会得多”。老王告诉我们,“现在科学发达了,我也要与时俱进,娃娃出门都不带钱,刷微信是让孙子给我教的,一教就会了”。老王说得很轻松很随意,年青娃和我面面相觑,这个老王真是令我们刮目相看。
       老王还是个爱管闲事的老头。有时,你听到老王哼着信天游朝路边走来,哼着哼着就没声了。不为别的,肯定又是管“闲事”去了。周遭的人总能看到老王佝偻着身躯,不厌其烦的捡起街边的烟头,并顺手扔到垃圾桶里,然后继续哼他的信天游。让人佩服的是,“烟头不落地,西安更美丽”的宣传语更是被他成调地唱进信天游里。最近天气凉,老王出摊得早,可他进小巷子和地铁口又多了。原来,西安共享小黄车多了,方便大家出行的同时,乱停乱放现象可把老王累坏了。只要有小黄车的地方,就有老王的身影。闲暇时间,他就会把凌乱的小黄车一辆一辆码放整齐。见到随手乱扔小黄车的年轻小伙,老王不但义正言辞地提出批评,还要教育其如何维护公共环境。认识或不认识的人都向他竖起大拇指。每到上下班高峰期,老王又出现在十字路口协助交警维护秩序,这个老王似乎管的“太宽了”。
       每次管完“闲事”,老王又若无其事般乐呵呵的蹬上小三轮,“老王家月饼,老王家月饼好吃哩……”叫卖声跟陕北民歌一样好听。在许多人眼里老王不过是个老实人,甚至有些傻气,但在我看来,老王一直都是一个大智若愚的人。他告诉我:“施比受更有福。帮助别人,实则是帮助自己,真正的快乐也来源于此。”
       嘿,老王,你知道吗?你饴中带香的“老王家”月饼,你独一无二的原创“信天游”,你和蔼可亲的笑容面庞和你默默无闻的勤劳身影早已成为这座城市里最美丽的标志。而你,正是这座城市里最可爱的人。
       这就是我认识的老王。

上一篇:解忧杂货店 下一篇:不忘初心,永葆本色——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