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是: 企业文化 > 文学天地
文学天地

读《中国文脉》 品中华之魂

发布日期:2017-10-19     信息来源: 彬长分公司     作者:     浏览数:4248    分享到:

       闲暇时无意眺望群山,葱葱郁郁,高低起伏之下,裸露出的些许土黄色在绿色之中并不显得突兀,而是那些绿相映成趣。土黄色的山脊撑起了群山的形,甚至是神。黄绿相间显现出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景象。也许,这边是脉。
       初读余秋雨先生的《中国文脉》,心中充满了疑惑,对文脉知之甚少。什么组成了文脉,文脉的基础是什么,他又将如何发展?怀着这满腹疑惑我登上了故乡的群山,试图从山脉中寻找答案。在山顶俯瞰,一切尽入眼底。高达耸立的群山,在黄土与深绿外衣的映衬下,从远处蜿蜒而来,或有断裂,高低不一,但终究汇聚成一条脉,冥冥中自有其规律。文脉亦如山脉,在历史长河中蜿蜒而过,奔流不息。就像山脉依山为基础,文脉的原始材料是文字。一个个方形文字,组成一条文脉的雏形,中华文化隆重上路。
       减而见筋骨,减而显神,减而得脉。
       在余先生眼中,寻找文脉,便是一个减法。减法难做,若是没有几十年的积累传承所做的加法,减法就失了根本。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古来神话传说开启了寻求文脉的旅程,余先生带我们穿梭于一个个朝代之间,领略不同时代的名人风采,汲取不同的思想,直至回归到现实。将这一切串联起来,提取出属于中国的文脉。
       余先生认为,文字是中华文化的生命纪元。在中国社会风雨飘摇,备受嘲讽之际,甲骨文的出现,告知天下:何为文明的年轮,何为历史的底气,何为时间的尊严。文字对于中华文化的发展极其重要。随着进一步的品读,见识了孔子,老子等先哲的思想,体悟到那一个曹家的文人风骨,聆听到乱世中的魏晋绝响,品位另有风情的田园风情,走向了处于辉煌时代的大唐。古时文化的繁荣昌盛,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留下了文脉的足迹,等待后人追寻。现今的时代,物欲横流,有几人真正潜心于学术?那些追逐名利之人,多是借助笔墨文字掩盖利欲包裹下的心。笔墨成了炫耀的工具。红灯就率之间,愿多几人能够细细品味文字,品味文字后的中国文脉。
       读《中国文脉》,品中华之魂。
       文字,作为中国文脉的基础,活跃于古时的朝代之间,直至今日,确实有了消亡的危机。中国之魂永存,愿天下之人,延续文脉传承,文字的传承,文化的传承,生命的传承。不断的去领略文字的伟大,虽不曾去妄想把自身与文脉相连,但却深深地明白,文字若还在,那文脉必然会永远的存在。文字是我们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源头,也是中国文脉的基奠,是深深的根植在我们每个中国人内心的中国之魂。

上一篇:和谐之美 下一篇:朝夕奔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