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是: 企业文化 > 文学天地
文学天地

套中人 ——浅析影片《调音师》

发布日期:2017-08-16     信息来源: 黄陵分公司     作者:     浏览数:4262    分享到:

       这个世界上所存在的人,不是窥探者就是暴露狂。他们都以不同的方式在寻找一个媒介躲避现实或释放压抑的自己。
       本片利用环形叙事,带给人无限悬念和遐想。影片通过表现天才钢琴家因一次比赛失利而从此装作盲人成为一个钢琴调音师的故事。以钢琴师的视角,通过他扮演成盲人去各个家庭里调音以此向观众展现身处在这个社会的套中人,他们将自己隐藏在某个屏障中侥幸获得暂时的安稳,调音师装作盲人成为明目张胆的偷窥狂,旁人则在盲人调音师面前成为肆意妄为的暴力狂,他们都自作聪明的享受着这样的生活,但在观众看来不过都是自欺欺人罢了。
       片中,“瞎子”这个代号是个隐喻蒙太奇,它是影片中调音师逃避现实与窥探他人的一个屏障,同时这个代号对于正常人来说,又是释放自己,暴露出人性极善极恶的一个媒介。片中在调音师向他人介绍自己装瞎的原因时,用到了修筑泰姬陵的典故,他将自己比喻为其中的建筑师,认为只有感同身受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但泰姬陵只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以此来平复现实对自身的打击,他也在其中得到了暂时的安稳与幸福。
       影片采用倒叙的形式,结局即是开始,以此来暗示观众,这样逃离避世方法的开始便意味着结束。片中的调音师在最后关头说“我必须继续弹琴,她就不能杀我。”这其实是导演在讽刺只要认为一直逃避就能更容易生存的人。危险其实早就潜伏在其中。片中的日程簿以及最红女人手上举起的武器,其实都是一种隐喻,当你以为安全时,打破屏障的武器其实时刻都存在你身旁或身后。
       调音师只是片中的一个放大镜,他放大了人性中的各个隐藏部分,善良的或邪恶的都在放大镜的透视下公之于众。调音师通过鱼缸看见扭曲的世界,观众通过这扭曲的世界看见自己。当我们身处社会中,时常会陷入许多困境与迷茫中,做真实的自己显然不易,因此大多数人选择隐藏在一个屏障下,我们抱着这样的侥幸心理以为能逃离一切困苦,到头来都只是掩耳盗铃。

上一篇:女儿托管记 下一篇:又逢一年立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