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天地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发布日期:2017-06-30
信息来源: 榆林销售公司 作者: 浏览数:3352    分享到: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由我国当代作家路遥描写改革开放前后城乡生活的长篇小说,作者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画了社会各阶层普通人的形象。在整篇小说中,作者将人生的自尊、自强与自信,人生的奋斗与拼搏、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描写的淋漓尽致。《平凡的世界》描写了从“文革”后期至改革开放初期十年间的陕北农村,刻画了以孙少安为主人公的数十个性格各异的农民和地方干部形象,展现了丰富、复杂的农村社会生态和各种经济政治文化的矛盾冲突,深刻表达了人民群众不愿再走老路、歪路,投身改革开放改变自己命运的人生追求。“平凡”是整部小说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平凡中的追求、平凡中的境界和非凡,更是小说要表现的核心。小说突出描写了一大批平凡的人物,平凡的生活,平凡人的真善美,特别是倾注了对农民、矿工等普通劳动者的深厚感情,并把平凡人物的个性塑造和人的美好心灵结合起来。孙少安为家庭、为集体、为父辈而甘于做出一切牺牲,孙少平为师傅师母、为矿工劳动者的尊严有情有义,润叶面对丈夫的伤残勇敢地承担起家庭的责任,秀莲嫁到贫穷的孙少安家无怨无悔操劳一生,矿工班长一家的勤劳善良厚道,包括原来只会说空话的孙玉亭,也逐渐觉悟,在帮助别人中体现出自己人性中的美好。这些所有平凡中的非凡、普通人的高尚、劳动者的创造,是整部小说的灵魂。
《平凡的世界》在平凡的诉说中告诉了我们不平凡的真谛:人,无论在什么位置,无论多么贫寒,只要有一颗火热的心在,只要热爱生活,任何人在希望面前都是平等的。只有我们正确看待生活中的“不幸”,去主宰生活的不幸,才能够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作者路遥以“平凡”作为写作的出发点,以普通人物的整个人生轨迹来反映整个时代的变迁,在路遥的眼里,他的世界和生活就是平凡的,他所描写的关水村只是黄土高原上几千几万座村落中的一座,是大千世界的一个缩影。我认为孙少平这个人物就是“平凡的世界”小说情节发展的主线,通过他的成长经历,反映出那个时代整整一代人对生活的憧憬与无奈。他受过高中教育,勤奋刻苦,他经过自学达到可与大学生进行思想探讨的程度,他在追求自我人生价值实现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为了扩大社员自留地,他曾被当作“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典型来批判;曾为尝试着进行承包责任制的改革而遭到县委的严厉批评;最为残酷的是在第一次扩大砖厂时,因高薪聘来的烧砖师是骗子的缘故,他的砖全部被烧砸了。无力归还贷款,也付不出村中帮忙劳力的工资,那时,他就像一只被风暴打断翅膀的小鸟在冷风中簌簌地颤抖着。他身上集中体现了勤奋刻苦,脚踏实地的优良品质。贫穷曾让许多有理想的人们意志消亡,在逆境中,人们的自卑与懦弱会变得尤其敏感和脆弱,在逆境中,孙少平通过自身努力克服种种困难,战胜自我,在重塑信心的过程中,所表现出自卑与坚强相互交织的情感让人敬畏。
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我们没有时间去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什么值得我们珍惜的,我们会发现一个悖论: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我们的生活质量却没有随着提高,我们甚至于越来越迷茫,越来越无助,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我们也变得越来越无能。读《平凡的世界》我深刻体会到:无论是哪个时代,无论我们处于社会的哪个发展阶段,在我们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战胜困难,摆脱束缚,用心体会生活中的亲情、友情和爱情,学会去处理生活中的种种难题是我们每个人终身的“修行”。面对困难,我们一样会有无奈;面对理想,我们一样会有彷徨;面对新的生活,也一样会有自卑心理。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要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有执着的追求和渴望,在逆境中历练心智,在自卑中寻找坚强,战胜自我。有人说:人生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那么人性里的自卑并不可怕,为理想而拼搏的路上,有这样的自卑陪伴,我们并不会失落,只要正确的面对它,就能将自卑转化为坚强的动力。”在这平凡的世界中,平凡人的一生也应当和值得为其所奋斗,我们认识到自己是平凡的,但是在平凡的生活中我们可以过的不平凡,我们可以经历不平凡的人生体验,我们可以激发自身不平凡的潜能,直到遇到不平凡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