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 承
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我们从远古来,经历万千变化,从石器时代、到青铜器时代、到铁器时代、到如今千变万化的电子信息时代,包含着文化不断的繁衍和传承。所以传承在我看来是沉甸甸和充满希望的两个字,因为它包含着历史,承载着现在,铸就着未来,像是有种使命感,把过去的希望包含着如今人类的敬仰和期待一代代交接过去。
我是个地地道道的陕西人,因此我与生俱来的具备西北人的泼辣和豪爽,这与我生长的大地息息相关,我爱这土地给予的一切,爱这得天独厚的西北文化。小时候爷爷最爱听秦腔,但是那时的我却十分讨厌这''鬼哭狼嚎''的表演方式,慢慢长大我也并没有爱上它,总觉得这好像和我们这一代的年轻人格格不入。那一年,我看到了谭维维带领着我们的华阴前辈站上了舞台,一首华阴老腔听的我泪流满面,不仅仅是看到一群老人沉浸于自己文化的享受感和自豪感,更是因为那旋转于天地的热情、苍茫、悠扬,还有那陕西特有的厚重和硬朗,突然觉得为什么这么这么美妙的音乐我之前并未接纳它呢。唱罢,我看到全场人都起立鞠躬鼓掌,看到许多人同我一样热泪盈眶,心中那种无比自豪的骄傲感油然而生,可是看着满台质朴的华阴老人们我不由感慨,如果不是他们的坚持不是他们对于老一辈人的传统文化的努力守候和不懈传承,这份震撼人心的怒吼不就渐渐消失在我们这些标榜着新潮流的后辈中了吗。科技发展推进着我们不断向前,世界发展很快,快到手工业几乎就要被工业全部取代,你想要的手工制作,几乎没有器械代替不了的,可是你怀念妈妈织的毛衣吗?你怀念那些妈妈教你剪窗花的日子吗?你怀念爸爸用手工给你制作的各种小玩意吗?如果有一天,这些传统的民间艺术全部都要在艺术馆里,博物馆里才能看到,如果有一天你想亲手给自己的孩子织上一件毛衣却发现身边无人知晓,无从下手时,有一天我们想到皮影戏,想到梆子戏,想到秦腔想到那些老工艺却觉得像是在聊一个灭绝了的动物,在聊一件历史,那么我们内心不会觉得无比遗憾吗。所以我万分敬仰那些始终坚持不懈在做传承的人,他们是在用青春与生命坚持做着过去与未来的交接。
传承是我们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事情,因为传承,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家乡呈现出了不一样,就像是根,就像是脸谱,因为传承让我们有了辨识度。就像十八岁的成人礼,就像白红事,就像企业文化,就像校训,我们都在做着对于仪式,对于认知对于经验对于行动的传承。因为传承我们知孝为先,知德为大,因为传承我们懂勤为贵,懂正为本,我们形成了认知,辨别是非,我们在往更高的高度走。因为传承给了我们基石和厚度。
如今我们的“一带一路”,唐诗宋词,古籍典注,中药文化,越来越多的被世界看到,传承也在越来越多的人眼里有了重量。我们的京剧,川普,秦腔这些戏曲文化也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而逐渐走向了世界,因为这传承所带来的存在给了我们希望,让我们不断强大不断丰富的希望。文末想借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
搜索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