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天地
驶向远方的希望
发布日期:2017-06-08
信息来源: 黄陵分公司 作者: 浏览数:3014    分享到:
下班途中适逢与运煤专列巧遇,我们的汽车与那乌黑的长龙时而平行,时而遥相呼应。看着那载着乌金的列车一路呼啸前行,我的心情不觉一阵激动,不由得浮想联翩。那列车承载的不仅仅是把煤炭转变成商品的使命,它还承载着矿区员工的心血和希望,它把资源转向能源并带着它们走向全国各地,它是煤炭发光发热的起点,它使煤矿工人的心血和价值再一次得到体现。
作为运销人的我,二十多年来目睹煤炭企业的发展和运输条件、环境的变化。那是煤炭生产和运输从人工走向自动化的过程,是煤炭人从体力劳动转变成技术人才的过程。那时没有运煤专列,没有自动装车、排矸系统,生产的原煤要通过汽车运往指定煤台,然后装火车外运。那时的汽车、火车都是通过铲车装煤,装好后要人工平车,没有自动过车系统,吨位要靠检装人员划线控制。那时生产矿井生产的原煤堆在煤场除少量汽车直接销售,大部分要运往煤台再装火车。为了保证煤炭质量,煤场还设有捡矸队,检出的矸石堆在场边,等待外运。那时的煤场几乎没有防尘措施和排水沟,遇刮风、下雨煤场环境给工作及人员造成很大影响。运往煤台的煤也是先用铲车装上汽车,到煤台后由专人指挥卸车,先整齐堆放,等堆满场地,然后用推土机推平并压出道,再一层一层卸。那一系列的过程劳动量大,且耗资严重,还不能保证商品煤质量,遇到矸石大的时候,领导会组织单位人员共同捡矸。
随着运煤专列的开通,煤炭外运不需要中转,生产矿井也增设了自动洗选功能,这样经过洗选的产品在原煤基础上质量大大提高,而且煤炭堆放在舱内,还有配套的自动装车和计量系统。这样既节省了人力、财力,也不用人力平车、计量等。人们在矿区看不到洒落的煤炭,更不用说目测扬尘了,矿区工作人员的上班和生活环境有了很大改观。
随着机械化程度的增加,我们销售区域的煤矿生产和销售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井下工作面按设计采样,配合开采保证商品煤质量,做到了需要什么样的商品就生生产什么样的产品。自动采煤机,喷水、排矸系统等技术的应用,矿工作业环境也比以前大有改善。大型整体煤仓连接选煤系统、装车系统,它将矸石及粒度不合适的部分煤炭选出来,然后经过再加工,输送给矸石电厂,这样既节约了很大一部分费用,又使资源再利用,还提高了商品煤质量,保证了合同的风险,减少了许多商务纠纷。
回顾煤炭企业二十多年的发展与变化,矿区井下从人工开采到自动采煤机,又到现在的无人机,这一系列变化使用了很多高科技。这些飞跃式的发展体现出我们的煤矿工人已从以前的体力劳动转型成各种技术型人才,这就对我们煤矿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才能比越超赶飞速发展的历史潮流。作为运销人的我们,不但要立足矿区,干好本职工作,还要学习各项煤质知识,及时了解市场形势,提高自己的服务意识,做好生产和销售的桥梁作用,来服务矿区、服务客户,让那滚滚铁龙载着希望驶向更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