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是: 企业文化 > 文学天地
文学天地

摔跤吧,爸爸

发布日期:2017-05-11     信息来源: 铜川分公司     作者:     浏览数:2893    分享到:

       因为是主演过《三傻大闹宝莱坞》、《额滴歌神啊》的零差评的阿米尔汗主演的电影,《摔跤吧,爸爸》这个电影还未上映就已经在豆瓣达到了9.2的高评分,很多观众抱着满满的期待去观看了这部暖心励志的喜剧电影,我自然也是这其中的一位。结果,影片没有任何悬念的获得高质量的口碑,这部电影全程笑点,泪点,触动点无数,真的是这两年为数不多的好电影。
       这部剧因为发生在女性地位极其低下的印度才有了它深刻的社会意义。影片中的爸爸(马哈维亚)曾是印度的摔跤冠军,他的梦想是参加世界级的比赛,成为冠军为国家争光,但迫于生计,放弃了摔跤。因为在印度一名运动员的工资实在低的可怜,但是这个梦想一直伴随着他,以至于他想拥有一个儿子来替他完成。但是事与愿违,他的妻子直到生到第四个依旧是个女儿,就在他觉得自己的梦想就要落空时,他的两个女儿(吉塔和芭比塔)在一次和街巷孩童的打架中暴露出摔跤的天赋,爸爸便决定培养自己的两个女儿成为摔跤手。在最初两个女儿并不理解爸爸的举动,甚至寻找各种借口和方法来躲避训练,但他们反而被独裁的爸爸剪去了长发,从此被村里的人嘲笑和鄙视。吉塔和芭比塔慢慢开始对爸爸心生怨恨。一次他们两个打扮的异常美丽去参加亲戚的婚礼并因此没有参加训练,爸爸很是生气,大发雷霆,吉塔和芭比塔绝望的对新娘吐槽自己的爸爸,说不希望有这样的爸爸,但是新娘却很羡慕她们,因为她们的父亲才是真正的为她们着想,如果不是这样,她们也会和自己一样14岁就嫁给一个素未谋面的男人,终生与做不完的家务和男人对女人的斥责相伴。因为这件事两个女孩子终于开始理解父亲,面对父亲的训练也开始带着积极的心态,由抗拒变为主动训练。在训练取得一定成绩后爸爸决定带两个女儿去参加民间组织的男子摔跤比赛。期初他们遭受到了举办方的拒绝,但是投资方认为女孩参加比赛可以成为一个吸金的赛点,便让他们来参加比赛。在这次比赛中因为姐姐吉塔挑战了一名最厉害的选手,因此并未赢得比赛的胜利,但这次比赛却激起了她对胜利的渴望,很快她开始绝地反击,连连获胜,从民间组织一路打到女子全国比赛组冠军,她接连不断的胜利给了质疑她们和质疑她父亲的人以漂亮有力的回击。
       获得全国冠军后,姐姐吉塔进入了体育大学,要接受国家队教练的指导和管理,国家的教练却是一个不懂因材施教还狂妄自大的人,因为他的出现吉塔慢慢变得膨胀,变得爱漂亮,爱虚荣,这一切让远在家乡的爸爸非常担心。一次吉塔回家,教妹妹在学校里学到的技巧,还说爸爸那一套过时了,爸爸得知后很生气,狠狠的训斥了吉塔,吉塔积压已久的叛逆因此爆发,父女俩倾尽全力地摔了一次跤,不得不说这一段阿米尔汗的表演太精彩,因为那种一名老人的期望和倔强,在一次次跌倒爬起的挣扎中,在满身淋漓的大汗中表现的淋淋尽致。这次摔跤以女儿的胜利告终,她以自己的胜利来告诉爸爸她以不再需要他。因为这件事情,妹妹指责了姐姐,她告诉姐姐,爸爸不是过时了,而是老了。但是姐姐却并不以为然。
       姐姐回到学校后依旧我行我素,按照国家队教练的指导,很快在接下来的悉尼比赛中落败,而妹妹芭比塔却在全国比赛中拿到了冠军。虽然小女儿拿到了全国冠军,但爸爸还是感到有些失落,因为小女儿也将要去姐姐所在的学校。妹妹在学校里与姐姐相遇,发现了姐姐的巨大变化,她告诉姐姐,在她眼里姐姐曾经是一个多么好胜的人,不应该是现在这个样子。恼羞成怒的姐姐说自己只是输了一场比赛,她一定还会再赢回来,但是吉塔并未如自己所预期的,反而在接下来的国际比赛中连续失败,因为接连而至的失败,吉塔整个人陷入了绝望。在妹妹的一再劝说下,吉塔的内心防线终于土崩瓦解。
       姐姐给爸爸打了电话,什么话都没有说,只是一直在哭,这是全程的一个高潮,两个镜头的相互切换,什么都没有说,却仿佛什么都说了,比赛失败的委屈,对于爸爸的内疚。电话这头的父亲静静的听着女儿哭泣自己也随着泪流满面,一个日渐苍老的爸爸,因为对女儿的心疼,虽然曾经有责怪有生气却抵不过对于女儿巨大的爱,所有的不理解所有的埋怨都在这静静的哭泣声中慢慢化解,这一场无声的对话却敌得过千言万语。我相信很多观众在感动的同时也一定同我一样,回想起自己的叛逆,回想起自己曾经对于父母亲的争吵,因为自己的年少轻狂,也因为自己的年少无知。
       画面又回到三观特别不正的国家教练身上,因为在他看来吉塔不能在55公斤组获得奖牌,并不是自己的指导出了什么问题,而是因为她的体重不适合这种重量级的比赛,于是让她减重至51公斤组。爸爸得知后,异常担心,于是他决定去体育大学所在的城市,亲自教导俩姐妹。与爸爸和解的吉塔重新减掉了长发,每天早上五点起床,和妹妹一起去爸爸租房的楼顶训练,并在私下增加饮食,不掉重量。可没过多久姐妹的行为就被同学发现,教练将他们上告学校,让学校将他们开除。
       一向高冷的爸爸为了两个女儿一反常态,在校长室里苦苦哀求,说女儿们能走到今天很不容易,这一切都是因为自己。最后学校决定不开除俩姐妹,但是不允许他们出学校,也不允许爸爸进学校。为了指导女儿,爸爸只能通过观看比赛视频,记录时间和问题,打电话指导。
       不久之后,在一场在印度举办的国际性比赛中,吉塔听从爸爸的指导取得了比赛的胜利,教练的指导却与爸爸恰恰相反,但在记者会上他却将荣誉和功劳都归结于自己。而这时吉塔在采访中只说了一句感谢爸爸,就是这句话让教练怀恨在心。最后一场在争夺冠亚军的比赛前一天,爸爸告诉吉塔,“只有冠军才能够被记住,你的对手不是争夺金牌的人,而是所有看不起女性的人,你在为这些印度的女人所奋斗”,吉塔深受触动。次日比赛,爸爸被教练安排的人所骗,被关在了地下仪器材料室,无法亲自给女儿加油,独自上场的吉塔因为看不到观众席的爸爸心神不安,前两局失利,而爸爸也在仪器室破门无果后放弃了尝试。第三局的关键时刻,吉塔脑海里回想起爸爸曾经说的“不要总等别人来拯救自己”,这样的信念让她的感情和能力瞬间爆发,转劣势为优势,获得了最终的胜利,取得了金牌。领奖时印度国歌奏起,爸爸在地下室听得热泪盈眶,刚好工作人员进来打扫卫生,爸爸被放出来。吉塔下领奖台后,被记者纷纷围住,在浓密的人群中,吉塔看到了爸爸,两人眼神相互对视就如同那场无声的只有哭泣的电话,你不说我全都懂,定格良久女儿激动的跑向爸爸,爸爸亲自将奖牌给女儿重新挂上,说了她用坚持、用泪水、用感恩信守的等了十年的话“你是我的骄傲!”
       看完这部电影很多人的内心一定都同我一样久久不能平静,不仅仅是因为它是一部励志电影,让我们觉得热血沸腾,觉得有了继续前进继续为自己加油打气的力量,更多的是因为这部剧所传达出的爱与它深刻社会背景下的对于女性自由,平等权利的战斗。在印度的复杂矛盾的社会背景下,没有几个阿米尔汗这样的父亲。他们大多数都带着印度固有的对于女性宗教地位的认可和现实地位的鄙夷的矛盾。在他们很多人看来印度的女性就是社会来平衡男性荷尔蒙以及力量的工具。他们没有学习的权利没有言论的自由。所以这个深刻的社会背景下,爸爸坚定的让女儿去从事一个男孩子去从事的体育运动,是要经受印度整个社会伦理道德和固有观念的阻碍和鄙夷的。也许爸爸在这里并不完美,他专治、他一意孤行,为了自己的梦想强迫自己的女儿去学一个开始在她们看来根本不喜欢的东西,但是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尤其在一个观念相对束缚,男权至上的印度社会里,但至少在这个家庭中他们的爸爸没有像其他印度男性那样认为男生所从事的这项运动女孩是不能参加的,在他的眼里自己的女儿和男孩一样应当享受这样的权利,这本身就是一种对于封建观念的挑战。最后吉塔取得了胜利,不仅仅是比赛,不仅仅是父亲的认可,更是对于女性地位战斗的一种宣誓。我相信整个社会在进步,印度的许多人也一定在觉醒在进步,就像这部电影的导演尼特什·提瓦瑞一样,他不仅仅是为了拍一部卖座的具有超大商业价值的电影,他一定也是希望呼吁和激励万千女性,为自己争取平等、争取自由。我知道这世界上还有很多国家的女性还在忍受着异常不公平的待遇、颈礼、割礼、嘴环,这些对于女性的虐待和禁锢。争取女性权利的道路还很长,但是这样好的作品,这样精神力量的传播一定能让更多人看到可能性,有一天女性会和男性达到权利平等的可能性,因为这些可能性我深深的感谢我的祖国,让我觉得自己是一名幸运的女性,让我从过去的女子无才便是德,从三寸金莲的裹脚布,从三妻四妾的不公平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我有公平的学习机会,工作机会,我因生在这样一个公平公正的国家而幸福和骄傲。我希望这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种呐喊除了让你感受到向上力量的呐喊,对于亲情对于信任的呐喊,更是一种对于女性不公平、不自由的呐喊。希望有更多的女性可以像我所生活的国度一样被正视、公平对待起来。
       如果我的文字安利了你,那么去看一看吧,我相信你也一定会心生感恩、心生勇气的,为了爱的人、为了希望,充满正能量的战斗下去。

上一篇:临 夏 下一篇:春雨里洗过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