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天地
过 年
发布日期:2017-01-16
信息来源: 黄陵分公司 作者: 浏览数:2556    分享到: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在匆匆之间,猴年又接近尾声。
记得小时候人们盼望过新年,刚进入腊月就开始大扫除、做新衣、发油糕、磨豆腐、蒸馒头、买年画、杀猪、宰羊……记忆中的年味浓烈而清新。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也日渐丰富,各种商品应有尽有,吃的、用的,市场、超市随处可得。人们不再为一个节日数日操劳。除夕守岁后,过年又有了许多新画面---周边景点车水马龙,有的人家还组团外出旅游,说明人们对过“年”的追求已不止是吃好穿好了。
临近年关,大街小巷到处都是浓浓的年味、对联、鞭炮、贴花、挂饰、各种水果、鱼、肉、……像长龙,摆满大街小巷。购置年货很是方便,随着熙熙攘攘的行人边走边买,只要兜里钱充足,直到买的提不动为止。超市生意也是兴隆至极,收银台队排的很长,大人小孩都是满载而归。
随着科技发展,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也是老少皆宜,信息传播快捷方便,微信更是无所不能,加上万能的“朋友圈”,《春晚》不再是许多人久久的期盼,于是过年又多了红包、微信、短信祝福等形式。“年”又变的信息化、网络化,就连请客吃饭也可网上订餐,朋友相聚不像过去那样互动聊天,人们彼此分享朋友圈,好吃好玩之地一搜就来,真是方便快捷。
按照春节习俗,走亲访友祝福拜年也是一项主要活动,《常回家看看》便形象生动的抒写了这一场景,带上爱人,带上笑脸,陪同爱人,常回家看看......。
过年除举家团聚还有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除旧迎新既传承我们的千年民族文化,又给家人以新的希望,企盼老人健康长寿、孩子茁壮成长,希望全家和和美美、事业蒸蒸日上......。只是由于常年奔波,以为人们和自己一样对过年已不像以前那样重视。其实对于老人和孩子年味一直没变,只是我们以为物质充足了,请客吃饭方便了,便忽略了许多传统的东西。
年使忙碌的人们停下脚步,稍作休息,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的生活。亲朋好友之间由于平时各自忙于生计,难得聚到一起,也趁着春节聚会。因此有的在家准备了丰盛的拿手好菜,有的则在饭店预订,这样过年欲显如今人们生活富足,交通便利。
物质充足使人们对生活的追求变得丰富而实际了,交通方便也使人们不再为过年买不到票而苦恼。为了能与父母、家人吃顿年夜饭,多少外地工作和打工人员如候鸟大迁徙般赶往车站、码头,年也因此显得更加色彩纷呈,喜气祥和,因为每年的这个时节父母依然会亲手准备丰盛的年夜饭等待儿女回家过年。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