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是: 企业文化 > 文学天地
文学天地

读《我与地坛》

发布日期:2016-12-12     信息来源: 彬长分公司     作者:     浏览数:2516    分享到:

       和朋友聊天的时候说到史铁生,记起了《我与地坛》这本书,于是又读了一遍。那时我感触更多是这样的,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对于这仅有的一次,我想我们应该好好把握。诚然,人生难免有许多坎坷,但这不应成为逃避生活的理由,又有哪个人的一生是一帆风顺的呢?与其悲伤痛苦,草率结束自己的生命,何不将它看作是生活赐予我们磨练自己的机会呢?那时,我可以深深地感受到他生命的涌动。
       仔细的品读《我与地坛》,文章中有这么朴实的几句应当成为名言:“儿子的一切苦难,在母亲那里都是加倍的”;“当我不在家的那些漫长时间,她是怎样的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与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有一年,十月的风又翻动起安详的落叶,我在园中读书,听见两个散步的老人说:”没想到这园子有这么大”。“我放下书,想,这么大一座园子,要在其中找到她的儿子,母亲走过了多少焦灼的路。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万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但这倔强只留给我痛悔,丝毫也没有骄傲。”每每读到这里,泪水忍不住的都会流出,想到这不仅仅是史铁生的母亲,全天下的母亲都是一样的,对自己孩子的爱无私且伟大,这种伟大是绝无仅有的。在孩子的眼里母亲是无所不能的,可是并没有去想,每一位母亲为了孩子几乎倾尽了所有。
       史铁生先生一个人面对身体的残缺,心中总会充满着无限的伤痛和抱怨老天的不公心情,但他慢慢找到了那条路,慢慢的开始传递感恩的情怀。记得原来学过史铁生的一篇散文《秋天的怀念》,文章中他这样写到“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听着我的动静。她肯定是极度伤心的,也许她还有怒怨的,但她没有怒吼,没有咆哮,没有悲天悯地地时时哭号,只是默默地扛着生活,苦苦地熬着。母亲总是忍耐的,跋涉在艰难的命运中。母亲承载着多少苦难,生活的重负,心灵的痛苦和疾病的折磨。”这让我的脑海里立即涌现出朱自清散文里父亲去买橘子的背影,也让我想到妈妈在家里的每一个情景,现在却只能放假才能回到家里和爸爸妈妈聊天吃饭说话,我们应该懂得亲情。当我再次细细品味史铁生这些话语时,我的心中充满了温暖,原来我们都有着同样幸福,拥有爱我们的母亲、父亲。
       2010的最后一天,史铁生走了,是因为他母亲在另一个世界的太寂寞,还是他在人世间的孤独?世界没变,只是少了一位感恩的值班者!时间没变,地坛却留下了永恒的车辙!
      “死是一件无法急着去做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能完全错过了的事,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史铁生曾经这样写道。依稀的记得,在2010的夜晚,我从网上知道,这位我心中最尊敬的伟大的作家竟然与世长辞了,原来生命的逝去真的如秋叶般飘落得那么决绝,那么宁静。史铁生去世在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刻,而他却留给这个世界更多的是温暖的感动。
       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也不能想,却又不能忘。他们不能变成语言,他们无法变成语言。他们是一片朦胧的温馨与寂寥,一片成熟的希望与绝望。
       也许我们不能都向史铁生那样用深刻的文字去赞美自己的母亲,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却能用我们那细致、关怀的心去关心她们,就像她们爱我们一样。
       谨以这篇文章赞美天下每一位母亲,向已经逝去的史铁生前辈致敬。

上一篇:初 心 下一篇:今晚有暴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