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天地
长征精神永垂不朽——观八集纪录片《长征》有感
发布日期:2016-10-20
信息来源: 销售分公司 作者: 浏览数:2500    分享到: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每次听到毛主席这首豪迈激昂的《七律·长征》时,我的眼前都会浮现出这样的一组场景:泸定桥边、大渡河畔那英勇无畏的身影;雪山草地、高山峻岭那坚毅执着的脚步;四出奇兵,赤水河上那胜利后的笑容。今天,再一次怀揣着无比敬仰的感情,观看了电视纪录片《长征》。不由得在思考究竟是什么样的精神,支撑着中国工农红军战胜千难万险,胜利完成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它是红军指战员长征途中所表现出来的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的忠诚、坚定的信念,表现出来的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无产阶级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来的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概括起来就是一种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团结互助、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这是毛泽东对长征伟大意义的生动概括。几十年来,在中国一提起长征,几乎妇孺皆知。“继承红军传统,学习长征精神”。“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已经成为全国最富号召力的鼓动口号。长征精神感召激励着红军广大指战员与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一种精神价值,正是有了这样全面丰富的感召激励价值,才使得长征精神能够把人的活力、人的激情、人的力量鼓动起来燃烧起来。在新时代的今天,长征精神不仅需要我们很好地传承,更需要我们大力发扬下去。我们需要这种精神来振奋燃烧、激励我们努力奋斗、拼搏向上。
旗帜指引方向,精神穿越时空。纵然时代在发展,形势和任务发生了变化,但长征精神没有被时间冲淡,反而在历史长河反复淘洗中,焕发出更加夺目的时代光彩。
10月17日我国“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又有了一个新跨越。长征精神气贯长虹,长征火箭翱翔苍穹。当第一枚火箭直射云霄的时候,人们看到乳白色的运载火箭弹体上写着两个火红的大字——长征。8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历经千难万险,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作为民族奋进的精神火炬,长征精神激励着人们踏上中华民族复兴伟大的新征程。
我国的航天事业,面对发达国家在高技术领域的长期封锁,开始长征般的艰难跋涉。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串联到捆绑,每一步发展都凝聚着航天人巨大的付出。从常温推进剂到低温推进剂,从一箭一星到一箭多星,从发射卫星到发射载人飞船和月球探测器……从长征路到飞天路,折射的是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克服困难、自主创新、薪火相传的长征精神。不同的长征,同样的精神。
长征精神,生生不息;长征精神,代代相传;长征精神,永垂不朽。
八十余年前,红军正是靠长征精神活了下来,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八十余年后,我们应将这份英勇事迹铭记在心,秉持长征精神,继承革命前辈的革命精神。迸发出勇于向前的精气神,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努力奋斗。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