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是: 企业文化 > 文学天地
文学天地

《知行合一 王阳明》读后感

发布日期:2016-09-23     信息来源: 彬长分公司     作者:     浏览数:2551    分享到:

 不读书,永远领略不到人性的魅力!
不悟书,永远不知道名人的辉煌传奇!
不爱书,永远得不到黄金屋的珍宝!
       偶然的一个机会,有幸读得度阴山撰写的《知行合一 王阳明》。本书通过讲述心学鼻祖王阳明这位明朝大家的辉煌传奇,剖析了知行合一的无边威力!
       在明朝官斗之风盛行的年代,王明阳悟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即是人人皆有良知。而在将士厮杀的疆场和险恶的朝堂之上,能发挥实际作用的,是“知行合一”。即遵循内心的良知,便能达到静于内,无敌于外的境界!可能有人会怀疑,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心学,会有如此大的威力?这样的疑虑存在,也是人对外来事物的初步抵抗,是无可非议的!不过,用王阳明大师的人生事迹来阐明,你就会明白这其中威力!
       宁王朱宸濠造反酝酿十几年,有七万精锐和一个庞大的关系网。这样的战略储备根本无惧明朝军队!决战宁王朱宸濠时,以当时的情势,王明阳舰队恐怕抵挡不了朱宸濠的反攻。他了解缘由之后,对军中不合的两位指挥官说:“采用什么战术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齐心合力,奋勇冲锋,不要在地域上画圈圈。你们二人的行为已经触犯军法,我本该现在就处置你们,可如今正是用人之际,希望你们好之为之。”将勇却心不合,乃是问题所在。两位指挥官对这个仿佛暗藏刀锋的回复心惊肉跳,两人握手言和,齐心协力,打败了敌军!攻人先攻心,心定万事易。凭借知行合一的强大力量,王阳明从根本上扫清了困扰明政府多年的叛乱之危!
       看完这段故事,你还怀疑心学的威力吗?
       在王阳明去世的五百年间,真心实意的把他当做精神导师的伟大人物不胜枚举,曾国藩、康有为、孙中山、毛泽东都是他忠实的拥护者。而日本人在王阳明心学的影响下发动了举世皆惊的“明治维新”,摇身一变跻身世界强国之列!那么所谓心学,到底是何物?为何让世人如此推崇?
        正如作者度阴山所言:从空间看,知行是两道铁轨,不可分割;从时间来看,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合一就是一件事的开始和终结,绝不能有始无终,更不能虎头蛇尾。举个生活中最平常的例子,我们想要知道衣服合不合身,必须去穿;想要知道水的温度,必须要去感觉;想要知道水煮鱼好吃还是红烧鱼好吃,就必须去吃。你不作为,就没有“行”,这就是“知是行的开始”,而作为之后的感受,只有你做了以后才知道,这就是“行是知的完成”。所以,“知”和“行”是一体的,缺了任何一个都不行。
       王阳明大师说过,现实中就有这么一种人,总是希望自己先知,然后再去行。可天下的知识那么多,只能把自己活活累死,而终生不能行一步。有一点值得补充,王阳明大师所说的“先知后行”的人,不仅仅指不去实践的人,还有一种是死背书本知识而不思考的人。因为王阳明大师说过,有目的性的思考本身就是行!
       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感触颇深!王阳明大师的心学值得我们这代人去学习,“知行合一”才是处世之风,行事之本!对我们有百利而无一害。以后的生活中,我要以“知行合一”为立身之本,做事先知而后行。在做一个合格的时代公民之外,做一个优秀的企业员工!

上一篇:影子 下一篇:这个夏季 这个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