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天地
梦中的故乡
发布日期:2016-06-28
信息来源: 黄陵分公司 作者: 浏览数:2451    分享到:
记忆中的故乡,小河弯弯、清澈见底,河边青石绵延、芳草依依,草地上各色野花星星点点,阳光普照下蝴蝶翩翩、蜓蜓飞舞。夏日的小河大人洗衣小孩戏水,河边便是五颜六色的晒衣场。站在河边看牛羊饮水、小鱼嬉戏,这些远去的记忆多次在梦中出现。
小时候,周末或假期和小伙伴结伴去拾猪草,在草地上撒欢、打滚、摘野花编花环或拿回家插在花瓶里。春天挖白蒿、蒲公英,夏天挖柴胡、黄芪、远志等,既贴补家用又勤工俭学。暑假我们变身牛童,一边放牛一边在草地上玩耍,时而欢呼时而捉蝴蝶、蜻蜓,这时的山坡野花遍地牛羊成群,还有一群调皮的小伙伴,有时上树掏鸟窝、摘野果也是我们一天的乐趣。
春天,闻着雨后泥土的气息,看各种果树开花,绿油油的麦田、黄灿灿的油菜,那是城里孩子欣赏不到的美景。夏天,看麦浪滚滚、镰刀飞舞,收割、装运、进场,热火朝天的打麦场上,碾麦子、起场、堆麦草,好一个男女老少齐动员的丰收场面,于是麦场也变成儿童乐园,大人们忙禄的积攒着一年的粮食,我们也是各尽所能,忙的不亦乐乎。玩耍之余我们还要去收过的麦地里捡拾遗下的麦子。于是,烈日下麦地里便多了一个个小小的身影时动时静,时蹲时起,这使我们从小学会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爱惜粮食。秋天,玉米长的高过头顶,出穗长飘,须的颜色也由黄变褐,我们便可以吃到香甜的玉米棒,田野里高举火把的高粱,低头沉思的糜子、谷子,满身是宝的大豆,都在向人们点头示好,大人们便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庄稼地里最美的植物荞麦,它曾被歌唱家写进歌里:红杆、绿叶、白花、黑子、白面,好神奇的作物,且营养价值很高,它们也在等待收割。看着庄稼由小苗一天天长高,看燕子南来北往,听喜鹊、布谷歌唱,一年又一年......我们渐渐长大,渐渐地离开故乡,且越走越远,那些画面只有一次次在梦中出现。
天边飘过故乡的云,它不停的向我召唤,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过,有个声音在对我呼唤,归来吧!归来哟!于是我有了回故乡看看的冲动。假期我带上老公和孩子,驱车到小时候生长过的地方游玩,虽然离家时间太长,有点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感觉,但年长的乡亲们还是能一眼认出我,他们热情地招呼我们,并记得我小时候的的模样。这么些年过去了,祖祖辈辈生活过的村庄着实有很大的变化,由于“退耕还林”,山坡上的梯田被树林代替;科技发展机械化的使用,牛羊不再成群;自来水接进各家各户,小河不再有人去洗衣,也没有以前那么清澈;由于机械化使用剩余劳力越来越多,加上取消村级小学,大部分村民带着孩子去城里上学、打工,真正住在村子的人们便是些“老弱病残”;河边的小道也不像以前那样静美,显得杂草丛生;收割机代替了许多劳力,再也没有了宽大的场院,就连以前场边果树下也没以前热闹,我不由得一股心酸,这还是我魂牵梦绕的故乡吗?
然而,故乡的山依旧巍巍耸立,故乡的小河依旧轻轻流淌,故乡的风依旧在耳边萦绕,故乡的云依旧自由自在的飘荡,这里的乡亲们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他们爱这片土地,犹如歌中唱的:一片贫瘠的土地上,收获着微薄的希望,住了一年又一年,生活着一辈又一辈......他们用真情和汗水,浇灌着这片土地,希望现代化的技术把家乡变得地肥水美,让世世代代生生不息,让梦中的故乡依然如故。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