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是: 企业文化 > 文学天地
文学天地

珍爱生活,且行且珍惜——读《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断想

发布日期:2015-11-09     信息来源: 销售分公司     作者:     浏览数:2315    分享到:

       关于程浩这个名字,我是从一位90后好友的微博上看到的,我至今清楚地记得那一天是2013年8月21日,我的好友微博这样写到:“也许我们无法明白‘活着’的意义,但是我们已经为‘活着’付出了太多代价;也许我们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但是我们已经为梦想流下了太多泪水。我们能做的,仅仅是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绝不能回头。天堂未必在前方,但地狱一定在身后。程浩,一路走好!接着点燃了一支蜡烛,经常上微博的人可能会知道这支蜡烛的意义,一般是网友自发的纪念某人逝世时常用的标志。好友微博上的这段话,摘自程浩的绝笔。最后一句“天堂未必在前方,但地狱一定在身后。”深深地震撼到了我,这是经历怎样的生活才能将生命最后的力量全部融入在这短短的十五个字中?我迫不及待的要关注这个叫程浩的人,可当我要点关注的那一刹那,恍然意识到这位博主再也不会有更新了……
       程浩是谁?当我写这篇读后感时,我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抄袭”他本人的“著作”,因为我们“牛逼的程浩”(《知乎》网站上著名的一个问题“你觉得自己牛逼在哪儿”,程浩用他真实的生活陈述和面对病痛的勇敢赢得了网友们的尊敬,这一称号也被公认为当之无愧),早就将他的个人属性,用年轻人特有的诙谐、精炼的词句概括出来“93年人,白羊座,生在新疆,长在新疆,不出意外还会死在新疆。标准三无人员:无工作、无学历、无对象。职业病人,业余书虫……优点明显:温柔、善良、幽默、开朗、真诚、阳光,集各种正能量于一身的老男孩……”。其实写这份自白的时候他才是个十八九岁的少年,他在《知乎》网上的人气很高,因为他的文字有着生命的力量,可读起来却毫无沉重之感,他把常人难以承受的病痛放在心里,给世界留下的始终是微笑。程浩从出生就被医生断定活不过5岁,每年春天都要到医院里住一两个月,肾结石、肾积水、胆囊炎、肺炎、肺部感染、心脏衰竭五花八门的住院名目,无数的病危通知单叠起来被钉在了墙上。就是这样一个无时无刻不忍受着病痛的折磨的男孩,站在鬼门关前,一边用鼠标奋力的敲出《地狱在身后》,一边对在地狱里向他招手的病魔投去轻蔑的一瞥。
     《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可以算作程浩的绝笔之作,是他的母亲李哲将他在《知乎》网站上的专栏文章和与网友的互动交流,以及几篇未来得及写完的小说整理而成。
       2014年4月23日被央视评选为“2013年度中国好书”,当我得知这个消息时,不禁再次翻开手中的这本书,重读“昂着头的艺术”“我相信”“绝路上的桥”“改变世界,需要切口”“一觉醒来的幸福”“地狱在身后”一篇篇满满正能量的文章,铭记那些格言般的语录。程浩短短20年的生命长度,却活出了不一样的厚度!
       是的,在他还是十几岁的孩子时,也曾有过自暴自弃的生活,但在十五岁的那年,一个停电的雨夜让他从沉溺在网络虚拟世界中清醒过来,那个他可以自由驰骋的“世界”在一场雷雨中顷刻间坍塌了,这来自现实的无情打击,深深的刺痛了那颗稚嫩少年的心,但那个雨夜也改变了他的一生,他开始直面孤独与黑暗,重新思考生活、梦想和未来。他开始每天给他在给网友的回复中却淡然地写道:“生命之残酷,在于其短暂;生命之可贵,亦在于其短暂。”“命运嘛,休论公道!”
       这样的命运对于程浩来说不可不谓残酷,而他以小小年纪便博览群书,并将书中的营养消化吸收,加上自己的思辨,留下了《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这样满满正能量的精神财富,他的生命不可不谓宝贵。全书阅罢,不免令七尺男儿也动容,默默的在扉页上写下一行字:热爱生命,且行且珍惜。

上一篇:《深秋、丽江、闺蜜 ---不忘初心 方得... 下一篇:学习红军精神 坚决打好生存保卫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