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天地
掰玉米
发布日期:2015-10-26
信息来源: 彬长分公司 作者: 浏览数:2364    分享到:
2015年国庆节放假,想起家里还有多亩农田,只有父母两人在家,这秋收的工作量还挺大,就想回去帮帮忙,做些农活。正好,这段时间的工作让人比较纠结,也想借此回家放松放松。于是,十一放假,一大早便赶赴老家,一个渭北旱原上小小的村子。
回到家里,父母非常高兴,一个劲地说,回来好,回来好啊。他们对我的关心是非常殷切的,只是一生的农村生活造就了他们的不善言辞,他们习惯把关心放在心里。
于是我说:“我回来帮你们收秋,那么多地,两人哪忙得过来。”
“忙得过来,有啥忙不过来,玉米慢慢掰就是了。到是你工作比较重要,没事别老想着回家,家里这点活,我和你爸两人够了”母亲说。
第二天,便是去田里。由于工作中休假的原因,好几年没有回家收秋了。母亲知道我好久没做农活了,怕我不适应,给我找了一条袖子和领比较长的上衣,还有长裤,并特意问我要不要带个帽子。我说帽子就算了吧,我还没有那么娇贵。当时觉得自己斗志蛮昂扬的。
一开始掰,我就发现,我该带帽子。玉米秸秆非常高,地垄也不宽,我得“钻进”枝叶中间掰,头顶上是玉米的花穗,都晒干了,一掰玉米,秸秆一晃动,哗啦啦地往下落,落得满身都是。幸好,我穿了长袖衣服,胳膊没有被玉米的叶子划到,但是脸上、手上,则无法避免了,时不时被划一下,奇痒难耐。
掰了一会,我满身大汗,有些泄气了。炎热的天气、满天哗啦啦的花穗子、脸上手上被划得痒痛、飞来飞去的小虫子的攻击……那种感觉,如果不是亲身经历,根本无法体会。最主要的,是精神的煎熬。满眼望去,全是玉米,一棵棵、一行行、一片片的,密密麻麻,只能看到眼前十几米远的地方,再往里就是满眼的黄绿色,根本看不到尽头,我有被挫败的感觉。
母亲在我旁边,看到我停下了。就说,你先歇会吧,歇会再掰,很快就到头了。母亲都没有觉得累,亏我还是个大小伙子,惭愧!不过,没有办法,确实有些崩溃。于是我就停了下来,把旁边的玉米秸秆砍倒,平整出一米见方的地方,使我可以看见天。
我长呼了一口气。天蓝蓝的,异常的晴朗。我稳定了一下情绪,休息了几分钟。这几分钟,我脑袋是空白,纯属是体力的恢复。就在马上就要再开始的时候,我突然明白:刚才是我太急了,想尽快干完,但是冲劲有余,后劲不足。玉米有十几亩地呢,这一块也有二亩多,按照亩产1000公斤,每个玉米1斤计算,也要有2000个玉米等着我把它掰下来,着急是没有用的,唯有沉下心来,一直不停地掰才是出路。这样一想,反而释然了,也感觉没有那么累了。
后面就这样继续掰,我还会有意无意的数一下,10、20、50、100、200、500、1000……,下午5点左右,我们终于掰完了这块地,走出玉米地,外边好宽阔。夕阳西下,一片彩霞,那情那景,真的好美,我不自觉陶醉了……
后面的几天里,我就在身体快要极限的时候,不断给自己加油、鼓劲,再坚持100次,这两行就到头了,再坚持1000次,这块地就完了……这样连续几天后,我的身体确实开始累了,腰酸背痛的。但是我很开心,尤其是看到家里院子里堆满了金光闪闪的玉米,那种胜利的感觉油然而生,觉得自己很有成就感,我克服了自己。
晚上,躺在床上,我也在思索掰玉米的过程,一次、两次、成百上千次重复做一个简单的动作,坚持下来,就是满院的果实、今年的丰收。后来的一段时间,我思考了很多。
自己在煤检上工作多年了,到目前的成就,靠的不就是一贯的坚持吗?坚持我们的愿景、坚持我们的使命、坚持我们的价值观,坚持艰苦奋斗……一时的坚持不难,难的是一直坚持。联想到具体工作,觉得有必要给自己问句话,自我反省一下。
当初是如何进公司搞煤质检测的,我是否还在坚持当初进公司的初衷,当遇到挫折时,是否仍然坚持自己的梦想,并为之而努力。还是就放弃了,转变了目标,降低了要求。为了这个理想,我努力尝试了多少次,1次、2次、5次、10次,有1000次吗?
我是否在不断的自我提醒,保持敏感心态,战战兢兢。我是否大意过,我是否每次操作,都坚持警醒的、高度集中的状态,这种状态连续几次了,1次、2次、5次、有500、1000次吗?
作为采样人员,对于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业务,我们一定要坚持自己最基本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忠于职守,诚实守信,奉献社会。在别人看来乏味的采样工作,我们不能大意,一定要尽职尽责,严肃认真,用勤奋积极的态度对待这份工作。
国庆节七天,我在家忙了五天,手动掰玉米,掰了六亩多地。而这五天,对于我来说,是种非常好的体验。同样是干农活,每年的感觉都不一样,尤其是今年,让我更加深刻的体验,理解了:什么叫贵在坚持!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