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天地
随心读书
发布日期:2015-08-25
信息来源: 黄陵分公司 作者: 浏览数:2346    分享到:
每个人一生中会选择很多的书,也会读很多的书,我也不例外,我更喜欢和崇尚随心读书。
曾经的我,总是觉得这本书挺好的,应该读,必须读,而去读,不管她是枯燥的专业书籍,还是索然无味的故事情节,总是硬着头皮去读,为了读而读,结果和效果应该是可想而知的。
不知从何时开始,我幡然醒悟,也许有一个量到质的飞跃,自己未察觉吧。我开始喜欢随心阅读,也深深的懂得随心阅读的有益无害。比如吃饭,让你吃你不喜欢的饭,你不会开心,让你天天吃同样的饭,即使是你最喜欢的饭,你也不会喜欢。无论你是多么忠爱的素或荤天天吃不仅会影响健康且终会生厌,只有根据个人的喜好合理的调节剂量和比例,方能营养搭配效果最佳。
我喜欢随心选书读书,随心阅读。喜欢徜徉在诸家散文里,喜欢触动心灵如潺潺细水注入心田的文章,喜欢久久沉迷于一本已读完的小说里遐想,喜欢一段时间的慵懒之后精神抖擞的给自己小小充电,任性的仅凭一部作品的名字的喜欢,比如《追风筝的人》,就决定去读它。其结果是可喜的,感受是至深的。这本书是关于心灵救赎的书,最喜欢文章中的一句话:“没有良心的人,没有美德的人是不会痛苦的。当罪行导致善行,那就是真正的获救。”是的,人一生中不犯错的人几乎没有,而找到一条将负疚便成善行的路,才是真正的救赎。
喜欢在热情似火的七月里,迎着八一建军节的节奏,重温曾经艰苦的红色岁月,细品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鞭策我们珍惜拥有、坚定信念,激励我们勇往直前。
一段时期,我喜欢读女作家的书,张爱玲、林徽因,萧红、毕淑敏,亦舒,也许出于她们的某一部名著,也许出于文章或故事情节中对他们的提及而引发的好奇心,总喜欢先看她们生活简历中的经历和阅历,再读她们的作品,从中想更多地了解她们,更多地想从她们的小说、经典语句、文章中的字里行间细察她们流露的个人情感,品读坎坷丰富的阅历,感悟各自价值取向。从她们各自的诸多作品、角色定位、或悲或喜中挖潜她们性格的闪光点和缺陷,吸取人生的正能量。明智、善良、诚恳、真诚而让人心疼得具有‘蓝血’的高贵血统的张爱玲,其风格可以用“苍凉”二字形容,苍凉的家族史,苍凉的人生,苍凉的主题、情节、人物、韵味。堪称才女、建筑学家,漂亮美丽的林徽因本着她踏踏实实的生活态度,幸福的度过她的一生。留下“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的语句年仅31岁离世的悲惨萧红。善良、智慧、坚强,曾入伍为医20多年的毕淑敏,其朴实无华的文风令人陶醉。源于个人的经历、履历,她的小说里携带着高原的严寒,青春的沉重,生命的后事以及对死亡的冷静,足以震撼每一个人的灵魂。开放、务实、聪明集一身、从小在香港长大的亦舒,她的小说是地道的香港文学,每一部小说大多以喧闹繁华的大都市的表层为背景,娓娓道来真实而又现实、且富于哲理的大都市故事。这些的这些让我深深懂得作者本身的经历和阅历成就了她的作品发展方向和写作内容,形成了其独特的风格。
随心读书,方能让喧闹漂浮的心与最高的享受-寂寞同步,沉淀于书里,滋润我们的心田,获得心灵的洗礼,在品味中获得智慧和快乐。安然的心更加宁静,安宁,宽容,开阔,淡然。细细体会品味,我们每个人的经历又何尝不是一本独特的不可复制的书呢。随心品读,我们会发现每个人都是一本百读不厌的精品书。随心生活,用心感悟,以平常心真实充实的活好每一天,在平凡生活中体会平凡的幸福,欣赏本色的美。我们每个人都会成为一道平凡却别致的自然风景,不经意间你已成为他人眼中最亮的那一抹。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