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是: 企业文化 > 文学天地
文学天地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发布日期:2014-12-17     信息来源: 质量管理部     作者:     浏览数:2164    分享到:

       路遥的长篇巨著《平凡世界》,主要描述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近十年间的广阔背景上,从小处着眼,以孙少安和孙少平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一个个普通人物平凡的人生旅程,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同时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反映人们的思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给人以启迪。
       在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里有一群不平凡的人,是这群不平凡的人组成了这平凡的世界,正是在这些平凡的世界里他描写着人性中的善与美,丑与恶。在他的世界里,人的最大的优点就是认识到自己是平凡的。使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孙家俩兄弟:孙少安和孙少平。两个不同命运的兄弟,映射出了当时农民和工人阶级艰苦奋斗的历程。孙少平是芸芸众生中最平凡的一个,作者赋予了这个人物各种优良的品质,包括并不好高骛远,却又不甘于生活本身的平庸,在不断劳动、学习中充实着自己的世界、自己的理想。这点从孙少平身上得到最突出的体现。当他穷困的拿着黑窝窝穿着寒碜的衣服读书的时候,当他在黄原努力扛石头的时候,当他在四壁空空的寒屋秉烛夜读的时候,当他在铜城不误一天挖煤的时候,当他得到调出煤矿来到城市的机会时,他选择的是煤矿。一种坚韧的精神总是轻而易举的激励我,然而他对“苦难哲学”的理解,深深的打动我。这不是他有多高的觉悟,而是他对自己工作过的地方的热情和眷恋。但少平用他的坚韧,他的理想为自己和家人撑起了一片天空。我认为孙少平这个人物是全篇文字的主线,通过他的成长和成熟的经历,展现给大家面前的是那个时代整整一代人对生活的憧憬与无奈。他受过了高中教育,他经过自学达到可与大学生进行思想探讨的程度。贫穷曾让许多有理想的人们意志消亡,可在逆境中人们的自卑与懦弱我们没有理由去嘲笑它,相反我们要用另外一种眼光去学会欣赏。那种战胜自我,重塑信心的渴望中所表现出自卑里的坚强让我敬畏,因为那也是一种精神。而我却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一点点的挫折就怨天尤人,打退堂鼓,找各种客观的理由进行推委。做为一个70年代的年轻人,在人生的道路上,正是面临家庭、工作、社会方方面面各种压力下,未来的路还很长,未来也会很美好,收拾好自己的心情,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将全身心投入到美好的生活中去,也终会让自己摆脱迷茫的困境。
       然而孙少安这个人物,也是用了很的笔墨进行描写。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能够发家致富并不超出我们的意料,他的经历却是几经坎坷,几度起伏。他的一生经历的太多,他每天在人生的低潮高潮里来来回回。为了生存,为了改变艰苦的生活环境,他开始孜孜不倦地干活,成长让他失去了爱情,而值得庆幸的是,他和秀莲也算是“一见钟情”,婚姻美满的滋润让他尝到了爱情的美好,妻子对他的爱与支持让他大胆地去拼搏,去赢那属于自己的未来。那位质朴的农民永远地生活怀有美好的憧憬,靠自已的努力和信念支撑起这个家,做一个好儿子、好兄长、好丈夫、好父亲永远不会被困难打倒。在那么贫穷的生活里,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冲垮了少年坚硬的脊背,而他却没有哭泣,一直强忍着,在那场风暴中,我听见他说:“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的确,暴风雨更猛烈了,原以为赚了钱,一家人可以快乐的生活,妻子却没了。呵呵!是可笑,还是可悲。孙少安用他的一生书写了一个伟大的真理:除非你放弃,否则你就不会被打垮。二十一世纪的我们,在风雨来临之日是怎样的胆怯,更夸张的还有人去自杀,这是对自己生命的不珍惜不负责,当我们抱怨生活带来的不如意,有可曾会记得那些在平凡岗位做出不平凡的人们,他们的一生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借鉴。我想我们每个人都该看看《平凡的世界》,倾听那些久远的声音,或许那样我们会在这个因欲望日益膨胀而扭曲的时代,尽快找到自己的方向,不至于到油尽灯枯时,我们还在迷惘…,所以,忘记一时的苦感,去寻找永恒的快乐吧!
       读完这本书后人的灵魂也许得以净化,也许还会改变一些人很多想法,他们在平凡的世界做出了一些很平凡的事,最让我赏识的是,从这些平凡人的故事中,作者给我们引发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我们怎么去生活,和我们对生活的态度和思考,书中多次提到对人生的选择,这可能是这本书的深邃所在,也是这本书的精华。
 

上一篇:在绝望中寻找希望 人生终将辉煌 下一篇:一个伟大女性传奇人生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