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是: 企业文化 > 文学天地
文学天地

一个都未能幸免

发布日期:2014-11-19     信息来源: 蒲白分公司     作者:     浏览数:2064    分享到:

——读《活着》有感

       合上书本的时候,我和自己说:得说点什么吧,不然晚上又该睡不着了,于是我开始苦苦思索标题,脑袋里又把福贵的一生电影般回放了一遍,竟然还是说不出话,这是我第一次发现自己对于一本好书无话可说,词穷语短,苍白无力。但是我还是想推荐给更多的人,那就权当推荐词吧。
       一年前读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整个家族那种窒息的孤独气息席卷而来时,我悻悻的说哪有生来孤独,只有生来彷徨。此刻,我化身成福贵,替他感到深入骨髓的孤独。有庆,凤霞,家珍,二喜,苦根,一个都未能幸免的时候,我怨恨造化、时世甚至作者,哪有这么无独有偶的巧合。对,这个只能是巧合,必须是巧合,是作者为了彰显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博取更多的眼泪和关注度刻意营造的一个大悲剧。再次读完我似乎平静了不少,不谈文章细节,说说我掘获的一些零碎的字眼。
       关于活着。活着在语法上是现在进行时态,只要不说but,近乎永生,它不同于生活,不是现世所说的:生,易;活,易;生活不易。活着仅仅只是表达一种状态与态度,与难易无关。福贵从一位阔少爷,输光所有的家产,气死亲爹,妻离子散,改过自新后,重拾家庭,三次在同一个医院送走自己的亲人,到最后只剩下孤零零一个人的时候,买了一头将死的老牛取名叫福贵,在枕头下压十块钱,作为替自己收尸的人的酬谢,在田野里唱着:皇帝招我做女婿,路远迢迢我不去……
       关于时间。我在这本小说里读到了漫长的时间,读到了时间的意味深长、无可奈何、更是理解了时间的神奇与强大。该书写完至今已经整整22个年头,却做为经典广为传颂,从作者写的五篇序里我就隐约感到了时间的神奇,做为一个大悲咒,我竟然没有本能的想要掩饰,躲闪,而是选择推荐、分享,我想这与多年前看同名电影《活着》时写的影评里满是希望与朝气是有本质区别的,福贵从内心的浑浊无知,到洞明世事,失去富贵的家底,却拥有了朴素的幸福,到最后一无所有仅仅只是20多年的时间,在我看来应该有一个世纪那么漫长吧。福贵的眼泪得有多宽广和丰富,才能在一次一次失望后绝望,绝望后又满怀希望。年龄就好像耕地,生活的本质被逐渐翻转出来,只有当时日已过,我们也无能做出改变时,也就学会的坦然接受。
       关于转机与希望。我一度认为作者是一个残酷的人,小说写完,主角家人都已不在人世,独留一头将死的老牛作伴,竟然还说不叫绝望,那生活简直就是酷刑。静夜里细数作者在文字的缝隙里绽放的那些小星火,现在想来何止是用心良苦。在每一个危机的关键点,福贵都得到了转机,这就是希望,就是救赎。饿殍遍野的阵列里没有福贵,没有像老全一样客死在茫茫的雪地里,也没有如龙二一般死在三反五反的枪口下,更没有像春生一样在文化大革命的滚滚浪潮中自挂东南枝。福贵,他就是一个普通人,是群里中的大多数,所以在那个年代,福贵的悲剧不是个例,是那个时代的一个缩影。暂且认为任何发生过的都是财富吧,可回忆是个巨大的漩涡,让人身不由己又无可奈何。
       关于生活。生活的一部分就是你会不断地和熟悉的东西告别,甚至包括熟悉的人。福贵在告别富裕的生活后,立刻就告别了亲爹。生活真是一把铁锤,它在当头砸下来的时候,可能用力过度,让你头破血流。可是福贵挨着的何止当头一棒,简直是当头七棒。可是在挨了这么多棒子后,福贵没有血流成河。虽然腰经常会酸,眼睛也模模糊糊看不清东西,骨头却越来越硬了,算是弥补了家珍软骨病的遗憾吧。在福贵荆棘密布的人生里,赤条条,独自走,踏成道,却是空走了千遭万遭!
       远远的我也听到了这样的歌声: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上一篇:让节约成为一种习惯 下一篇:多一份诚信 多一份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