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是: 企业文化 > 文学天地
文学天地

读《带灯》有感

发布日期:2014-07-29     信息来源: 黄陵分公司     作者:     浏览数:2013    分享到:

       在接受了前段时间一阵莫言风的沐浴以后,很长时间没有静下心来读文学作品了。近期,有幸在公司举行的读书月活动中拜读了贾平凹老师的《带灯》,几天里,心情就像让孙猴子掀倒了定海神针一样波涛汹涌,难以平复。贾平凹说,他写这篇小说就像是“鸡不下蛋憋得慌”,这似乎也成了我写下这篇读后感的理由。
       我是低吟着浓浓黄土味的陕西方言读完这篇接地气的36万长篇小说的。作者在后记里说他的风格,委婉和华丽,厚而简约,用意直白,而我却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感觉着他的工笔如刀似剑。写带灯第一次给元天亮发短信时,“瞬时满心里都疯长了草”;写带灯心情的无奈时,“冬天不是树叶不发,是天由不得;夏天不是树叶要绿,是身不由己”;写带灯想象着元天亮的自由,“如弥漫了满空的大雨,落地成潭成渊”。
       带灯名字的改动。带灯原名叫萤,全名应该叫冷萤,这是听文中吴干事说“美人是不是都姓冷”而来的。带灯因为萤虫生腐草而心里不舒服,后来在麦草垛旁看到一只萤火虫在飞,青白色的光一点一点地在草丛中、树枝中明灭不已,像是夜行带了一盏小灯,就将萤改为带灯。随着故事情节发展到最后,观看萤火虫阵时,又给竹子说“我叫萤火虫哩”。
       文中虱子的不断变化。樱镇的虱子是白色的,从华阳坪飞过来的虱子是黑色的,灰虱子是白虱子和黑虱子杂交的新虱种,最后,所有的虱子都成了白虱子,并且人们似乎透着怀念老虱子的感觉。读着读着我却把她怎么也不认为是虱子了,她也许包含着对朴素、平实、清静、自然、宁和的向往和追求,也许喻示了对浅薄、虚荣、冷漠、焦躁、污浊的厌恶和憎恨,也许还有着对环境污染的担忧、对抗争无果的无奈、对改革变化的迷茫……,它到底是什么,可能只有作者自己知道,只有靠读者们用心去深刻体会了。
       带灯“尘灭”的必然性。带灯或者萤火虫是弱小的,她无法照亮整个天空,无法改变现实中的许多问题。她代表着一个群体一个阶层对美好追求的向往,她是一种微弱的力量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她无法照亮天空但可以照亮一片。小说最后一只萤火虫的尘灭,变幻出了一个庞大的萤火虫阵,如佛光缭绕,场面十分壮观,令人震撼,谁敢说她在不断尘灭变幻中不能带来一片明亮的天空,很有象征意义。
       读《带灯》是在读语言之美,读人生之韵,读一种情怀,读一种感悟。
                                                        
                                                        

上一篇: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 下一篇:夏 之 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