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天地
石 凳 祭
发布日期:2014-04-04
信息来源: 铜川分公司 作者: 浏览数:1933    分享到:
一天上午,照例给母亲打电话问安,问候时间一般2到3分钟结束。可这天,母亲竟然不挂断电话,好像有话要说,“妈,有事吗?”顿了一会,“咱家门口的石凳呀晚(昨晚)让贼偷了!哈怂贼,夜黑半夜1、2点时候,外面灯亮一晚上,还下雨着,偷地时候一点气气都没有,早上起来开门,门口两边什么都没有了。唉,哈怂贼,气死我啦!”“不要生气了,偷都偷了,你年岁大了,要注意身体,当心自己......”母亲打断我的话,“我坐了多少年了,邻居坐了多少年了,黑明透亮的,我能不生气,哈怂贼,以后有个人来想坐该坐哪里?我先前就害怕丢了,前一段时间有人出120元要买两石凳,我没有答应,想着去你那里之前让你哥搬回来,还没有说哩,就让贼偷了,唉,哈怂贼!”我猜想一定是那要买石凳的毛贼偷地,可我不能说。母亲又说:“早上一回来,打电话把你几个哥全叫来了,来一看,也没有办法,偷都偷了!”“怎么不报案?”“没有,你哥说丢了算了,省的操心。”“晚上让哥哥陪你?”“不用了,贼能偷所(什么)?偷老太婆,给他回家当娘啊!馁哈(坏)些,哈怂贼!”劝了母亲半天,因为有事只有让母亲挂断了电话。
回头想来,那对石凳陪伴母亲已有四、五十年了,前二十几年是二门子里的立柱石,1987年8月时候,由于家里要盖房,把二门子拆掉了,两立柱石被放在了大门外两边,成了站岗的,这一站就是二十多年,直到被哈怂贼偷走。
那对石凳虽然回家经常坐,但从来没有仔细观赏过。只记得大概模样:石凳总高大约60公分多,分三层,最上层有15公分左右,是圆鼓状,上平面是圆形的,连接鼓型的是第二层,高约30多公分,是等边六棱柱,六面各有雕刻,有花、有草、有小鸟、有祥云、有海水等,雕刻非常生动活泼,立体感强,有呼之欲出之感;底部呈正四棱柱,材质是青石。稳稳当当蹲在大门两旁。母亲早上起床后,打扫完卫生,都会在石凳上休憩片刻,几十年习惯雷打不动,那时候,母亲有时坐在东面石凳上,背靠墙,右胳膊扶住大门旁的立门石面上(立门石比石凳高出有25公分),有时坐在西面石凳上,左手扶住立门石,右手搭起凉棚,由于大门坐向朝南,眼界很宽,远处可以眺望到几十公里之外的华山西峰,近处可看到村庄和庄稼地,各种树木,特别是夕阳西下时候,华山西峰像座金山一样,远眺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直到近十几年来路对面盖了房住了人,眼界狭窄了许多,只有东、西望了。
东来西去的,乞讨者,过路的,做买卖的,左邻右舍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年轻的,都在石凳上坐过。石凳经历的,没有谁比得过。爷爷在世时,一直爱坐在石凳上,看南来北往的,东来西去的客,看到熟人打招呼,看到乞讨者领回家,春夏秋冬,一载又一载,石凳陪伴爷爷一直到老去!石凳默默守候在大门外,不论白天黑夜,风吹雨淋日晒,数九寒天。石凳所看到听到的,家里人不可能知道,家里人看到听到的,石凳都见着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上了大学,参加了工作,结了婚,又有了孩子,孩子又在外婆家长大,小时候孩子趴在石凳上吃饭,瞌睡了趴在石凳上睡觉。
父亲老了病了,也跟爷爷一样,一天天坐在石凳上,沐浴着阳光的照耀,太阳从东到西,石凳都在太阳下,年久了,石凳更明更亮了,宛如青玉一般。父亲走了,石凳默默承受着又一代人离开。独留母亲一人在家,母亲又是天天坐于石凳上,累了困了,坐在石凳上歇歇、打个盹。夏日夜晚,母亲坐在石凳上纳凉,和左邻右舍聊天说笑;冬日里,铺上棉垫,坐在上面晒太阳。常常和西邻哑巴娘一块聊天,几十年的老邻居,母亲和哑巴娘坐于东西两面石凳上,倾诉于家里琐事,哑巴娘的语言除了她的家人外只有母亲能听懂,也许石凳更能懂得!
石凳——对于母亲而言,那就跟家里最亲的人一样,像走了一对亲人!
母亲这次真动气了,哈怂贼,为了发家,以至于干出如此缺德之事,何况对一位老人!
石凳吆,你俩被哈怂贼卖到哪里去了?家里所有人都很想你们,更有你们陪伴几十年的母亲!
回头想来,那对石凳陪伴母亲已有四、五十年了,前二十几年是二门子里的立柱石,1987年8月时候,由于家里要盖房,把二门子拆掉了,两立柱石被放在了大门外两边,成了站岗的,这一站就是二十多年,直到被哈怂贼偷走。
那对石凳虽然回家经常坐,但从来没有仔细观赏过。只记得大概模样:石凳总高大约60公分多,分三层,最上层有15公分左右,是圆鼓状,上平面是圆形的,连接鼓型的是第二层,高约30多公分,是等边六棱柱,六面各有雕刻,有花、有草、有小鸟、有祥云、有海水等,雕刻非常生动活泼,立体感强,有呼之欲出之感;底部呈正四棱柱,材质是青石。稳稳当当蹲在大门两旁。母亲早上起床后,打扫完卫生,都会在石凳上休憩片刻,几十年习惯雷打不动,那时候,母亲有时坐在东面石凳上,背靠墙,右胳膊扶住大门旁的立门石面上(立门石比石凳高出有25公分),有时坐在西面石凳上,左手扶住立门石,右手搭起凉棚,由于大门坐向朝南,眼界很宽,远处可以眺望到几十公里之外的华山西峰,近处可看到村庄和庄稼地,各种树木,特别是夕阳西下时候,华山西峰像座金山一样,远眺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直到近十几年来路对面盖了房住了人,眼界狭窄了许多,只有东、西望了。
东来西去的,乞讨者,过路的,做买卖的,左邻右舍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年轻的,都在石凳上坐过。石凳经历的,没有谁比得过。爷爷在世时,一直爱坐在石凳上,看南来北往的,东来西去的客,看到熟人打招呼,看到乞讨者领回家,春夏秋冬,一载又一载,石凳陪伴爷爷一直到老去!石凳默默守候在大门外,不论白天黑夜,风吹雨淋日晒,数九寒天。石凳所看到听到的,家里人不可能知道,家里人看到听到的,石凳都见着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上了大学,参加了工作,结了婚,又有了孩子,孩子又在外婆家长大,小时候孩子趴在石凳上吃饭,瞌睡了趴在石凳上睡觉。
父亲老了病了,也跟爷爷一样,一天天坐在石凳上,沐浴着阳光的照耀,太阳从东到西,石凳都在太阳下,年久了,石凳更明更亮了,宛如青玉一般。父亲走了,石凳默默承受着又一代人离开。独留母亲一人在家,母亲又是天天坐于石凳上,累了困了,坐在石凳上歇歇、打个盹。夏日夜晚,母亲坐在石凳上纳凉,和左邻右舍聊天说笑;冬日里,铺上棉垫,坐在上面晒太阳。常常和西邻哑巴娘一块聊天,几十年的老邻居,母亲和哑巴娘坐于东西两面石凳上,倾诉于家里琐事,哑巴娘的语言除了她的家人外只有母亲能听懂,也许石凳更能懂得!
石凳——对于母亲而言,那就跟家里最亲的人一样,像走了一对亲人!
母亲这次真动气了,哈怂贼,为了发家,以至于干出如此缺德之事,何况对一位老人!
石凳吆,你俩被哈怂贼卖到哪里去了?家里所有人都很想你们,更有你们陪伴几十年的母亲!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