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天地
桃花之约
发布日期:2014-03-31
信息来源: 大秦公司 作者: 浏览数:1957    分享到:
生性好静,故而常将时光消磨在一茶、一书、一段二胡的弦音之中。清早,坐在屋后小菜园读书。忽然,翻出唐寅的《桃花庵歌》,心中大喜,禁不住朗声吟诵起来: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一间草庵,百里桃花,一壶清酒,几方石凳……好一个魔幻仙境里的桃花仙啊!透过时间的间隙,我仿佛看见了独坐花间、吟诗品酒的唐伯虎。他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志向呢?他又如何走出烟花柳巷变得超然世外呢?悦读之余,我心绪茫然。
妻在菜行清草,见我迷醉纠结,忍不住说,不就是几句桃花诗么?有啥解不开的迷阵?走,跟我看真的桃花去。
春分一过,日光便长出了一寸。这时的鸟树虫草,已不再只是萌动和探头,而是灵灵动动地舒展了身子、释放了清新。步出村口,果然就见远处一片粉霞浸染了半边日头。
桃园不大,长阔不过五七亩,四周围护的椒树,已悄然爆出了猩红的叶芽。脚下青草漫道,轻叩柴扉,一只小狗稚嫩地吠过,就见园主嫂子悠然迎出。听说来意,她呵呵笑道,好花就得有人看啊。要不,还真辜负了花等人的那份情呢。大嫂寻常不过,不料却语出惊人。
桃园的中心,面南背北搭建了两间青瓦红砖的房子。门前一片小菜园,鲜绿之外,便是粉红的花海。春日的暖阳,从桃树的枝桠里斜射下来,细碎的光影跳跃在花枝花瓣上,奏响一曲无声的乐章。花儿白里带粉,粉里透红,一簇簇,一朵朵,或正,或侧,或仰,或俯,羞涩含蓄,顾盼流连,宛若一群翩然起舞的彩蝶,密密匝匝的栖满枝头,渲染了天地边界。低眉的一瞬,桃花已近盛期。妻从树丛穿行,一阵清风拂过,就有飘落的花瓣如仙子的羽衣,美丽了她的乌发素衣。花开花谢,是生命演绎的过程。假如这一幕被多愁善感、穿越而来的林姑娘撞见,怕又会凄凄切切地赋一曲葬花吟来。林姑娘是世间最最惜花的人,可叹的是终没有看出桃花的笑容和热烈。我也是爱花之人。年少的时候,每当春暖花开,总要折一两枝花儿,装点泥墙土屋。现在想来,那不只是为了欣赏勃勃的生机,更多的是它芬芳了少年的心事。梁实秋说,你走,我不送你。你来,无论多大风多大雨,我都要去接你。今天,我就是来赴桃花之约的。
色彩是流动的音乐。多年前的那个夜晚,朱自清先生带着淡淡的忧愁出门,月色下的荷塘,让先生听出了美妙的乐声。“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一个偶然的机会,听李玉刚唱《雨花石》,“石对雨的爱,就像蓝的海。虽有万千语,不知怎么去表白。ha……你在哪儿。ha……我看不见。”那种寻而不见的失落,让易碎的心,多情的眸常常避不开期盼的雨季。此刻,侧耳倾听桃花开放、抑或飘落的声音,任谁怕都会淡出俗世的得失,在心底开出一朵向阳的花儿。
桃花,是令人心动的女人花。“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是《诗经》里以灿烂的桃花赞美新嫁娘的名句。 唐人崔护的《题城南庄》,更是以桃花喻美人最著名的诗作。“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人面去,花依旧,诗中充满了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无奈。然而,千般幽怨,万种愁绪,却因一句“桃花依旧笑春风”,使几欲归去的人重拾心动,再也抹不去花前月下的海誓山盟。
受我的情绪感染, 园主夫妻邀我为他们拍照留念。园主斜倚树干,园嫂素颜拈花,一张美丽的人面桃花图就生成了。园主说,兄弟,你知道哥为啥要照桃花像呢?哥是行了“桃花运”,日子才好了呢。"桃花运"指桃花、也指园嫂吧?花儿娇小、稚嫩,只可呵护,不可触摸,但我却分明地感到了生命里遇见的美好。
转过屋后,发现一堆修剪下来的桃树枝干。蓦地,我就忆起了小时候挂在胸前避邪驱鬼的桃木棒。那时的我,由于缺乏营养,体弱多病,夜间经常大哭惊醒。娘焦虑忧心,寝食不安,就携礼打问邻村的大娘。回来后,她将一枚系着红绳、雕刻精致的桃木棒郑重地挂在了我的脖颈。此后,不知是娘心诚有灵,还是桃木棒威力无边,我不但面色红润,一觉都能睡到天大亮。上学后,我怕同学笑话,曾偷偷地将桃木棒丢弃了,娘知道后勃然大怒,严厉地责令我将它找了回来。也就是从那天开始,我发现许多同学其实都带有一枚桃木棒。十多年后,娘溘然长逝,在整理娘的衣物时,竟然在柜角找出一枚光滑红亮的桃木棒。那可是娘为我备下的神器么?经过园主应允,我挑选了一截上好的桃木收藏起来,也许有一天,我还需要它平心定气呢。
人生,时刻需要有一种好的心态。陶渊明遍寻桃花源,唐伯虎隐居桃花坞,是命运使然,亦是性情使然。痛也痛过,乐也乐过,疯颠也好,痴狂也罢,好在最后他们都悟出了活得真实,活得自然,才是轻松和快乐的源泉。
世有解语花,凭谁解花语。是呀,谁能猜出这片桃花绽放的心思呢?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一间草庵,百里桃花,一壶清酒,几方石凳……好一个魔幻仙境里的桃花仙啊!透过时间的间隙,我仿佛看见了独坐花间、吟诗品酒的唐伯虎。他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志向呢?他又如何走出烟花柳巷变得超然世外呢?悦读之余,我心绪茫然。
妻在菜行清草,见我迷醉纠结,忍不住说,不就是几句桃花诗么?有啥解不开的迷阵?走,跟我看真的桃花去。
春分一过,日光便长出了一寸。这时的鸟树虫草,已不再只是萌动和探头,而是灵灵动动地舒展了身子、释放了清新。步出村口,果然就见远处一片粉霞浸染了半边日头。
桃园不大,长阔不过五七亩,四周围护的椒树,已悄然爆出了猩红的叶芽。脚下青草漫道,轻叩柴扉,一只小狗稚嫩地吠过,就见园主嫂子悠然迎出。听说来意,她呵呵笑道,好花就得有人看啊。要不,还真辜负了花等人的那份情呢。大嫂寻常不过,不料却语出惊人。
桃园的中心,面南背北搭建了两间青瓦红砖的房子。门前一片小菜园,鲜绿之外,便是粉红的花海。春日的暖阳,从桃树的枝桠里斜射下来,细碎的光影跳跃在花枝花瓣上,奏响一曲无声的乐章。花儿白里带粉,粉里透红,一簇簇,一朵朵,或正,或侧,或仰,或俯,羞涩含蓄,顾盼流连,宛若一群翩然起舞的彩蝶,密密匝匝的栖满枝头,渲染了天地边界。低眉的一瞬,桃花已近盛期。妻从树丛穿行,一阵清风拂过,就有飘落的花瓣如仙子的羽衣,美丽了她的乌发素衣。花开花谢,是生命演绎的过程。假如这一幕被多愁善感、穿越而来的林姑娘撞见,怕又会凄凄切切地赋一曲葬花吟来。林姑娘是世间最最惜花的人,可叹的是终没有看出桃花的笑容和热烈。我也是爱花之人。年少的时候,每当春暖花开,总要折一两枝花儿,装点泥墙土屋。现在想来,那不只是为了欣赏勃勃的生机,更多的是它芬芳了少年的心事。梁实秋说,你走,我不送你。你来,无论多大风多大雨,我都要去接你。今天,我就是来赴桃花之约的。
色彩是流动的音乐。多年前的那个夜晚,朱自清先生带着淡淡的忧愁出门,月色下的荷塘,让先生听出了美妙的乐声。“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一个偶然的机会,听李玉刚唱《雨花石》,“石对雨的爱,就像蓝的海。虽有万千语,不知怎么去表白。ha……你在哪儿。ha……我看不见。”那种寻而不见的失落,让易碎的心,多情的眸常常避不开期盼的雨季。此刻,侧耳倾听桃花开放、抑或飘落的声音,任谁怕都会淡出俗世的得失,在心底开出一朵向阳的花儿。
桃花,是令人心动的女人花。“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是《诗经》里以灿烂的桃花赞美新嫁娘的名句。 唐人崔护的《题城南庄》,更是以桃花喻美人最著名的诗作。“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人面去,花依旧,诗中充满了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无奈。然而,千般幽怨,万种愁绪,却因一句“桃花依旧笑春风”,使几欲归去的人重拾心动,再也抹不去花前月下的海誓山盟。
受我的情绪感染, 园主夫妻邀我为他们拍照留念。园主斜倚树干,园嫂素颜拈花,一张美丽的人面桃花图就生成了。园主说,兄弟,你知道哥为啥要照桃花像呢?哥是行了“桃花运”,日子才好了呢。"桃花运"指桃花、也指园嫂吧?花儿娇小、稚嫩,只可呵护,不可触摸,但我却分明地感到了生命里遇见的美好。
转过屋后,发现一堆修剪下来的桃树枝干。蓦地,我就忆起了小时候挂在胸前避邪驱鬼的桃木棒。那时的我,由于缺乏营养,体弱多病,夜间经常大哭惊醒。娘焦虑忧心,寝食不安,就携礼打问邻村的大娘。回来后,她将一枚系着红绳、雕刻精致的桃木棒郑重地挂在了我的脖颈。此后,不知是娘心诚有灵,还是桃木棒威力无边,我不但面色红润,一觉都能睡到天大亮。上学后,我怕同学笑话,曾偷偷地将桃木棒丢弃了,娘知道后勃然大怒,严厉地责令我将它找了回来。也就是从那天开始,我发现许多同学其实都带有一枚桃木棒。十多年后,娘溘然长逝,在整理娘的衣物时,竟然在柜角找出一枚光滑红亮的桃木棒。那可是娘为我备下的神器么?经过园主应允,我挑选了一截上好的桃木收藏起来,也许有一天,我还需要它平心定气呢。
人生,时刻需要有一种好的心态。陶渊明遍寻桃花源,唐伯虎隐居桃花坞,是命运使然,亦是性情使然。痛也痛过,乐也乐过,疯颠也好,痴狂也罢,好在最后他们都悟出了活得真实,活得自然,才是轻松和快乐的源泉。
世有解语花,凭谁解花语。是呀,谁能猜出这片桃花绽放的心思呢?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