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是: 企业文化 > 文学天地
文学天地

散文|工运先锋顾正红

发布日期:2025-04-29     信息来源: 陕煤大秦公司     作者:孙文胜     浏览数:119    分享到:


2.jpg

1921年的上海,苏州河畔的日商纱厂像一座座囚笼,吞噬着中国工人的血汗。衣衫单薄的顾正红走进工厂冷冰冰的大门,消瘦的身躯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这是家乡遭遇水灾,他随母亲离乡背井流落到上海,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扫地工。

“喂,新来的!发什么呆?”一个满脸横肉的工头用棍子戳了戳顾正红的背,“进去干活!”

顾正红走进车间,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混杂着机油、棉絮和汗臭的浑浊空气。昏暗的车间里,数百台纺纱机轰鸣作响,震得人耳膜生疼。女工们像木偶一样站在机器旁,手指在飞速旋转的纱锭间穿梭,稍有不慎就会被绞断手指。

“你的活计就是打扫车间,清理废棉。”工头扔给他一把破扫帚,“记住,看到日本领班要鞠躬,听到汽笛响才能休息。”

日复一日,顾正红在震耳欲聋的机器声中清扫着永远扫不完的棉絮和油污。他的手掌磨出了血泡,膝盖因长时间跪地擦洗而溃烂化脓。最难以忍受的是日本领班川岛的鞭子——稍有怠慢,那根包着铜头的皮鞭就会狠狠抽在他背上。

一个阴雨绵绵的午后,顾正红正在清理七号车间的废棉,突然听见一声凄厉的惨叫。他循声望去,看见川岛正揪着一个年轻女工的头发往机器上撞。

“八嘎!谁让你停下来的?”川岛怒吼着。那女工脸色惨白,右手鲜血淋漓——她的两根手指刚刚被机器绞断了。

顾正红扔下扫帚冲了过去:“住手!她受伤了。”

川岛愣了一下,随即狞笑起来,鞭子像毒蛇一样甩过来。

这一次,顾正红没有默默忍受。他一把抓住鞭梢,用力一拽。川岛没料到这个瘦弱的中国少年敢反抗,踉跄着向前扑去。顾正红趁机扶起受伤的女工,在工友们惊讶的目光中快步离开了车间。

当天晚上,顾正红被叫到厂务室。日本经理松本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冷冷地宣布:“你被开除了,立刻滚出工厂。”

一个深秋的傍晚,顾正红站在苏州河畔,望着对岸租界里灯火通明的高楼大厦。他被开除已经一个月了,找不到新工作,身上的钱所剩无几。“小兄弟,饿了吧?”一个温和的声音从身后传来。顾正红转身,看见一个穿着灰色长衫的中年男子,手里拿着两个热腾腾的烧饼。

男子自称姓李,是沪西工人补习学校的老师。他带着顾正红来到闸北一间简陋的平房,那里有十几个衣衫褴褛的工人围坐在煤油灯下,正在听人讲解什么。

那天,他第一次见到了邓中夏。

邓中夏穿着洗得发白的长衫,站在煤油灯下,正用湖南口音激昂地说:“工友们,东洋人每包纱赚二十块大洋,只给我们两角工钱!我们流的血汗,养肥的是谁?” 顾正红站在人群后,拳头不自觉地攥紧了。

散会后,邓中夏叫住了他:“兄弟,你是哪个厂的?”

“内外棉九厂。”顾正红低声回答。邓中夏拍拍他的肩膀:“工人要团结,才能争活路。”“日本资本家靠吸我们的血发财,我们却连饭都吃不饱。这不是命,这是剥削。”

顾正红的心像被什么东西猛地击中了。他想起工厂里那些累弯了腰的工友,想起被机器绞断手指的女工。原来这一切都有个名字——剥削。

从那以后,顾正红成了工人夜校的常客,不论刮风下雨,从不缺席或迟到。他如饥似渴地学习着那些从未听过的道理:剩余价值、阶级斗争、工会组织……一个个新概念像火种,点燃了他心中压抑已久的愤怒。

1925年2月,上海日商纱厂爆发了大规模罢工。顾正红参加了工人纠察队和罢工鼓动队,日夜奔走于各个工厂之间,发动和组织工人起来斗争,向他们传达俱乐部的指示,散发传单,并帮助解决罢工工人的生活困难。

2月9日清晨,内外棉九厂的大门前聚集了上千名工人。顾正红带领大家高呼口号:“反对克扣工钱!”“打倒日本资本家!”“工人团结万岁!”

日本经理带着一群保镖和巡捕赶来,气急败坏地吼道:“谁带头闹事?给我抓起来。”顾正红挺身而出:“是我带的头。工友们,他们不敢把我们怎么样,我们人多力量大。”

工人们手挽手组成人墙,挡住了试图抓人的巡捕。罢工持续了二十多天。顾正红几乎不眠不休,组织工人纠察队,筹集罢工基金,与资本家谈判。他的眼睛布满血丝,声音嘶哑,但斗志愈发昂扬。

最终,在各方压力下,日本资本家不得不做出让步。这是上海工人运动的一次重大胜利。罢工结束后,顾正红面对鲜红的党旗庄严宣誓,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然而,资本家的报复来得很快。日本厂主撕毁协议,关闭工厂,企图饿死工人。5月15日,顾正红带领数百名工人来到内外棉七厂门前,要求开工。突然,厂门大开,日本大班掏出一把手枪,对准了工人队伍。顾正红毫不畏惧,挺身上前:“我们有做工的权利,你们没有权力不让我们进厂。”

“砰!”顾正红身子一颤,他低头看见鲜血从自己的大腿流出。

“正红。”工友们惊呼着围上来。

顾正红振臂高呼:“工友们,团结起来!”当再次中弹时,他抓住树杆,号召工人继续斗争,在被刽子手连开两枪并用刀猛砍头部后,他的视线开始模糊,但耳中仍能听见工友们愤怒的吼声。20岁的顾正红就这样牺牲在了资本家的枪口下。他的鲜血染红了上海的土地,也点燃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熊熊烈火。

5月30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组织下,上海工人、学生在公共租界游行示威,抗议帝国主义压迫,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遭到租界巡捕开枪镇压,酿成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最终演变为全国性的反帝浪潮。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党和政府在上海建立了顾正红烈士纪念馆,其家乡被命名为正红乡、正红村。

上一篇:散文 | 妈妈的“麦当劳时间” 下一篇:散文 | 春风词笔,重摹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