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降一增一去一补 陕煤运销集团“煤炭+互联网”销售提效显著
陕煤运销集团作为陕煤集团的专业化煤炭销售公司,依托煤炭“智慧零售”模式创新项目,搭建智能调度平台,创新优化煤炭公路销售模式,强化信息资源深度整合,提高数智运销服务水平,旨在打通煤炭运销信息“大动脉”。8月10日,智能调度平台“车牌自动识别”功能正式上线运行,实现了“两降一增一去一补”四大显著成效,煤炭整体运输装卸效率提高40%。
两降:降低车辆等待时间、降低物流运输成本。过去矿区周边车辆排队等待时间平均为6-8小时,平台上线后平均等待时长降至4小时以内,车辆排队等待时间降低了35%,解决了矿区车辆拥堵、无序排队的问题。矿区运煤专线上排队的司机王军说:“自红柳林矿区上了智能调度平台,只需提前在‘榆林运销’手机APP上预约好时间,在规定时间和限定范围内自动签到排队,接到短信放行通知后可直接进矿装车运输,彻底解决了排队难、拉运难的问题。以前我们短途司机一天最多拉一趟,现在多的话一天能拉个两三趟”。
一增:增加矿区煤炭产品价值。平台的上线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干预,保障了煤炭产品销售运输的公平、公开、公正。公司结合自身煤炭销售业务,通过对平台的不断迭代优化,逐步掌握公路销售煤炭终端流向、地方运力资源现状、下游客户购买意向等煤炭实时运输情况,合理分配运输资源,既为公司科学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也为红柳林矿区煤炭产品赋能增值。
一去:去除矿区车辆无序插队。平台上线后对排队车辆进行了规范化、系统化的管理措施,通过智能预约排队、车货匹配、电子围栏自动签到、车辆识别套牌预警、北斗定位在途跟踪和BI数据分析等一系列创新性的功能应用,在过滤掉插队车辆信息的基础上,全方位地保证了拉运环境的公开性、透明性。
一补:补充矿区运力不足的缺口。此前矿区周边活跃车数约3千余辆,平台上线以来,已注册车辆超1万辆,派车总数量超14万单。拉运便捷、排队等待时长大幅度缩减等优势,使得多数外地司机闻讯而来,既扩大了红柳林矿区司机群体的数量、类型,也充分解决了矿区因疫情影响导致运力不足的问题。
本项目在平台开发的同时也建成了智能调度指挥中心,身处智能调度指挥中心,可实时观看矿区现场装车视频画面,一辆辆满载块煤的重型卡车变成了屏幕上一个个移动的图标,从红柳林矿区装车驶出,运往天元化工厂区和其他用煤单位。
智能调度平台上线运行已有5个多月,“两降一增一去一补”四大成效使得煤炭整体运输装卸效率提高40%,入矿运输车辆最快可实现10分钟装车出矿。同时,在矿方、货主、承运商和司机之间构建了高效、协作的煤炭供应链体系,以数据为基,重塑企业经营优势,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了对煤炭物流资源的统筹调度。
目前平台已完成90%的功能部署,下一步平台将通过完善用户体系结构、优化用户行为习惯、提升用户服务体验等多角度来强化平台建设,提升服务水平,更好的服务于客户、服务于矿区,打造陕煤品牌、走智慧陕煤发展特色路,不断推动陕煤集团高质量发展,以适应行业新变化、社会新需求,构建良好的煤炭物流运输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