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是: 企业文化 > 文学天地
文学天地

“七夕”随想

发布日期:2018-08-15     信息来源: 人力资源部     作者:郭瑞莉     浏览数:18997    分享到:



       农历七月初七是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早在《诗经》时代,人们就对牛郎织女的天象有所认识,在东汉时就出现了人格化的描写:“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幼年时仰望星空,每个孩童都听过牛郎织女的故事,传说七夕节这晚,静静地守在葡萄架下,就可以听到他们的对话。这大概是为了在乘凉时堵住小顽童的嘴巴,可以赢得片刻静谧时光而编造的谎话吧。也因此,农耕时代的葡萄架下怕是坐满了托着腮帮子打盹的小不点儿,直到趴在大人腿上沉沉睡去。

       母亲多是把这个节当做“小儿节”来过,这天要早早地买了西瓜、葡萄等水果,放在高处避免我们偷吃,我常常搬了凳子垫着脚尖看那些准备“献爷”的瓜果,因为神秘似乎要比平常香甜不少。等到晚上,母亲搬来香炉,点了香,引燃黄色的称为“表”的纸,纸屑很快升腾又落到地上的铜盆,我们就可以依次磕头了。最后,她不忘嘱咐我们,要等燃完一炷香才能端来水果吃,她相信这样的仪式,会让天上的神灵保佑几个孩子一年里平平安安,远病少灾。我却常常在纳闷天上的神仙是怎么吃这些水果的,明明没有吃,为何还要费一番周章来敬给他们,也不曾问过,怕招来“大不敬”的罪名。只是觉得每年的这天早早地盼着,毕竟吃完了粽子,漫长的夏天就没有稍显隆重的节日了。现在看来,孩子眼中漫长的准备和等待过程,恰恰贴合了当代“延时满足”的教育理念,在无形中磨炼了耐心,让难熬的等待变得美好而诗意。
       如今,“七夕节”的广告铺天盖地,商场里网络上无不洋溢着节日气氛,“七夕节”回归成中国传统的“情人节”,爱人之间要互赠礼物表达爱意。读诗群里的朋友约定凑个热闹,七夕这天就读与爱情有关的诗歌,我准备了张先的《千秋岁》。高中时经常混着语文早读嘈杂的读书声诵读这首词,情窦初开的年纪神经更为敏锐,能触碰到词句中那股子无奈婉约之情,特别喜欢“永丰柳,无人尽日飞花雪”,仿佛看到古装的帅哥,孑然一身,立于树下,一手折扇握于身后,头微微扬起向远处凝望,微风起、柳絮飞扬,画面跃然纸上。张先,又叫张三影,他的词立意不高,大多描写男欢女爱的市井生活,却有种朦胧含蓄之美,颇符合小女子的心思,当时查了他的生平,却是流连妓院、四处留情之人,还失望良久。不过想来风流才子,大抵都是如此。后来,还收到过一封匿名的贺卡,上面就写着“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不知道是哪个小男生,可惜字稍稍难看了点。
       现在流行的仪式感,更多的就只剩下形式,怎样才能热闹,怎样才能引人瞩目,怎样才能看起来高大上?看似更为频繁的社交凸显了人的寂寞和平淡,可以轻而易举地窥见别人朋友圈装点的节日和恩爱,凭空生出些许可怜。在过节日的时候,仿佛不是我们在过节,而是别人在教我们如何过节。七夕节和我们的关系,和很多事物与我们的关系一样,如何在涌动的人潮观点中找到属于你自己的那一份,比张牙舞爪的叫嚣更重要,众人都认为应该过的生活方式,往往不一定适合我们,比起收礼物吃大餐拍照片晒朋友圈,可能更需要的是悸动地期待的心情,还能默默地数数天上的星星,静静地,夜过也,东窗未白凝残月。

上一篇:土豆丝里的怀念 下一篇:热血书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