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是: 市场营销 > 行业信息
行业信息

2018年7月份港口市场运行分析报告

发布日期:2018-08-13     信息来源: 榆林销售公司     作者:杨 松     浏览数:10298    分享到:

       截止8月8日环渤海动力煤综合价格指数567元/吨,与上期持平。本月指数价格一路下跌,各规格品价格大幅下降,现货价格跌幅达70元/吨,向下跌破600元/吨。 
       7月份,港口市场整体行情处于低迷状态。由于国家煤炭保供措施执行到位,北方港口库存总量稳步回升,有效地保障了下游迎峰度夏期间的动力煤供给;下游电厂日耗并未达到预期,且库存高企,削弱采购积极性;由于港口蒙煤自燃现象增多,导致部分贸易商恐慌抛售。多方面的综合因素致使7月煤价一路走低。
       截止8月10日,北方四港总场存2404万吨,沿海六大电库存1512万吨,日耗80万吨,存煤可用天数18天。
       供应方面
       1. 国家保供态度坚决,长协煤供给稳定。尽管产地市场环保、安监等检查接连进行,对煤炭有效供给产生一定影响,但在国家多项保供措施保障下,煤炭库存下移顺畅,长协煤供给稳定,削弱了供给紧张对煤价形成的上行压力。
       2. 主力煤企价格政策的带动,国内主力煤企下调各类长协煤价格,对市场价格的支撑进一步下移。神华集团7月份月度长协报价与上月相较下跌明显。其中,外购神洁1-5800报价627元/吨,较上月下跌32元/吨;外购1-5500报价595元/吨,较上月下跌30元/吨;外购2-5200、外购石炭2-5200报价563元/吨,较上月下跌29元/吨。此外,价格调整后的长协煤竞争性更强,也对现货煤炭销售形成置换压力。
       3. 北方港口疏港压力加大,贸易商现抛货迹象。高位库存是近期旺季煤价下行的重要原因。环渤海三港(秦、唐、沧)存煤持续保持2500万吨,下游沿海沿江港口存煤也在3500万吨左右。北方港口煤炭库存不断累积上行,部分港口已通过恢复堆存费方式进行疏港,加之炎热多雨天气使得煤炭掉卡、自燃风险加大,存煤成本大幅提升,促使部分贸易商出现抛货迹象。
       5.物流影响与市场心态压制。目前物流环节货源沉淀较为明显,这些货源普遍面临成本倒挂问题。受堆存与气候条件限制,疏港压力与存货风险凸显,继续维持库存的难度上升,通过增量拉低成本的操作难度也在加大,降价出货导致市场心理出现踩踏。
       6. 进口煤对内贸煤炭已形成有效供给。进口煤适度开放,短期供大于求格局促使煤价向下承压。
       需求方面
       1.沿海主要电煤需求低于预期。华东华南地区阴雨不断,高温天气未能持续,沿海主要电厂煤炭日耗连续运行于80万吨以上,整体增幅明显逊于此前市场的普遍预期。
       2.随着社会库存不断下移,沿海主要电厂库存不断向上攀升,7月12日创下近5年来的新高,为1543.27万吨。下游各接卸港存煤继续高位运行。在高库存背景下,电厂采购意愿偏低,需求不足使得煤价下行压力加大。
       3.水电持续发力,替代作用逐步增强,促使煤炭需求进一步下降。
       进入8月份,现货煤价已跌破大型煤企的月度长协价格,市场继续下跌压力削弱,悲观情绪得到释放,部分贸易商再度萌生惜售情绪,可交易量收紧下价格开始企稳。适销煤种供给受铁路掣肘。尽管前期高温多雨天气使得存煤风险增加,北方部分港口高库存压力下持续进行疏港,但大秦线连续5天的病害整治,下游采购的主力煤种相对短缺,激发个别煤种缺货上涨,同时带动其他煤种价格呈现企稳.目前来看“两高一降”的趋势短期内不会变:高港口库存、高电厂场存,一降是拉煤船舶数量降。沿海六大电的场存量同期只下降了6.91万吨,持续维持在1500万吨左右的高位,煤炭价格缺乏反弹回温的基础。

上一篇:我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绿色生产走在世界前... 下一篇: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 “破”是为“立”创...